•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体教育
    走近北京冬奥志愿者:有你们在,冰雪之约更美好

    3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北京的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办完激活证件工作,准备前往张家口赛区。因为冬奥会的内环交通四通八达,任何一个方向都有班车,随时为记者、技术官员以及各种各样的参会人员提供保障。找班车站牌便成了麻烦事,人生地不熟的,我们瞬间就迷失了方向。

    “您要去的那个地方,应该坐13号线的班车,我给您查下时间……”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志愿者们主动上前提出了帮助。

    热情服务

    向记者打招呼

    坚守岗位

    在几位志愿者的指引下,记者终于找到“冬奥村-主媒体中心-清河火车站”的冬奥班车站牌。一个女孩还细致地告诉记者最近一趟班车的时间,又叮嘱哪一趟班车可以赶上高铁列车。如果没有她的及时提醒,很有可能当天记者就抵达不了张家口雪场驻地。

    4日上午,记者来到张家口赛区的比赛场地——云顶滑雪公园。即便是来自哈尔滨,却也感受到了这里不一样的冷,虽然气温高一些,但风真的大,而且很“硬”。眼镜在口罩的影响下瞬间上霜。还是志愿者贴心地主动上前询问并帮助,迅速帮记者解困。

    在山地新闻中心,两位同样穿着的男孩在为中外记者服务。他们告诉记者,山地新闻中心的交通志愿者分为上午、下午、晚间三班,每班6人,“我们这班,大家商量着又分成了3组,每组2人,每小时换一组,不然时间长了大家太冷了”,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随后,看到有国外记者在看站牌上,他们走上前去,用熟练的外语为对方提供帮助。

    两天来,这些青年志愿者给记者留下来太过深刻的印象——流利的外语和熟练的业务,说明他们为做好冬奥会服务工作下过很大功夫。由于佩戴口罩,看不到更拍不下他们的表情,但一张张真诚的笑脸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们,让北京冬奥的冰雪之约更加精彩。这,就是新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column.name} - 黑龙江新闻网
    重点推荐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