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要闻关注
    【地评线】清明祭英烈,让家国情怀尽情流淌

    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明天就是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国人对历史的缅怀、对家国的珍视、对英烈的感恩,清明节也越来越成为增进民族情感、涵养家国情怀、凝聚爱国共识的载体。今年清明时节,广大干部群众就通过不同方式缅怀英烈、重温历史,在烈士陵园内感受革命传统,在纪念馆里感悟英烈精神。部分干部群众也选择利用清明假期,体验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英雄,既是民族的脊梁,也是家国的精魂。“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永远是中华儿女克难奋进书写璀璨篇章的重要精神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共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可以说,亿万中华儿女胸怀家园,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也正是无数人、无数家庭的奋斗与奉献,推动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在抗战中捐躯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曾在家书中如是写道。烈士蓝蒂裕在遗诗中要求儿子“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更是令人动容。以伟岸人格承接历史担当,革命英烈们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家国情怀的精髓,也让爱国主义深深地浸透到了民族精神血脉里。

    家与国难解难分,家国情怀总相牵。千百年来,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比如,“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黄大年,“倾一腔热血唯酬夙愿,守万里海疆不忘初心”的王继才,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都标示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代代传承。舍小家、为国家,公而忘私、胸怀大爱,家国情怀已凝聚成了岿然不动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的坚定追求。

    奋斗是爱国最好的姿态。对祖国的爱,既在每一滴奋斗的汗水中,也在每一个前进的脚步里。70多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经过亿万中华儿女艰苦卓绝的努力,新中国已经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厚植家国情怀,以身许国,就要不忘初心,立足本职岗位,把对祖国的热爱体现在每一滴奋斗的汗水中、每一步前进的足迹里,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对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新征程上,14亿多中华儿女更应将英烈精神转化为实干理念,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中,让家国情怀浸入骨子里、血液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续写新辉煌。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column.name} - 黑龙江新闻网
    重点推荐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