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国际国内
    求是网评论员:把这项最难最伟大的事情做好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同于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的现代化,而是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迄今为止,全球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共不超过10亿人。中国国土面积广袤、人口规模巨大、地区差异悬殊,在这样超大规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而且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的难题,所面临的挑战之严峻,所遇到的困难之巨大,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惟其艰难,才更显伟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总结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深化拓展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内涵,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战略安排,引领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记得当年我到农村去,当地‘秀才’跑我那儿来宣讲,说‘咱们今后现代了,那都不一样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包子饺子肉丝肉片’。”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昔日乡村里想破天儿想到的心愿,却是今天中国大地上普普通通人家过的平平常常日子。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每年减贫数量都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见。2020年2月,《俄罗斯报》给中国脱贫算了一笔细账:最近几年,每个月都有约100万人脱离绝对贫困,这相当于中国每3秒就有1个人脱贫。这样的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写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写在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

    “前一段时间我们聚焦小康,解决了绝对贫困。现在聚焦在‘两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在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上下同心者胜。肩负最繁重的任务、胸怀最伟大的事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拼搏在一起、奋斗在一起,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column.name} - 黑龙江新闻网
    重点推荐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