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低碳日”来临之际,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在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我省有91家发电企业纳入配额管理,企业累计获得碳排放配额2.18亿吨,应当清缴2.09亿吨,净盈余900万吨,总体略有盈余。
哈三电厂集控室
据介绍,为帮助我省企业积极应对碳市场,省生态环境厅今年以来采取了诸多措施:组织企业参加国家培训,与企业进行交流座谈,推动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组织各地生态环境局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等等。近期他们正在对一些困难企业进行专题帮扶调研。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末按期完成了国家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的配额清缴工作。履约完成后,下属9家发电企业共盈余配额量为256.45万吨,按2021年碳市场价格计算,盈余的碳配额量估值约1.28亿元。该公司总工程师黄坚表示,除贯彻落实国家碳减排政策要求外,他们通过加强公司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 、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创新技术等举措降低碳排放强度。
在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公司成立碳排放领导小组,制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公司管控体系和专业服务体系建设,理顺基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职责和管理流程。严格执行碳排放数据三级审核制度,保证了碳排放数据的正确性,合规性。为有效降低碳排放总量,该公司淘汰关停落后产能机组。2020年,关停牡二电厂1台200MW机组;2022年,关停富热电厂3台25MW机组。
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技术应用,降低公司碳排放强度。哈发公司供热机组采用低真空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综合供电煤耗由388克/千瓦时降低到180克/千瓦时;哈热公司350MW机组汽轮机采用双转子双背压方式运行,能够有效的降低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
记者还从黑龙江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悉,该中心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政策号召,积极对接省内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金融资源配置以及金融杠杆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根据黑龙江碳市场发展情况、控排企业个性化需求,创新开发绿色融资产品,目前已累计助力控排企业获得绿色金融类融资1.2亿元。
黑龙江碳交易中心内,有企业工作人员在咨询相关事宜
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处副处长田砚宇介绍,企业在配额充足时直接清缴履约,或者在配额不足时购买配额完成履约,都是对国家碳市场政策的积极响应。虽然我省企业碳排放配额总体略有盈余,但仍有部分企业配额短缺。希望更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实现配额扭亏为盈。
记者 李天池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