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体教育
    改革主要内容 “选择考”怎么个考法 高校录取方式
    你最关心的高考改革解读“50问答”来了

    详细内容

    生活报记者 吕晓艳 张立

    我省作为全国第四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7个省份之一,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全省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我省组织有关专家和长期从事普通高考工作的有关同志,对《黑龙江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解读。

    我省高考有哪些主要变化?

    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我省这次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是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整体设计,是一次综合、系统、全面的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深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主要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对象、考试安排、成绩呈现等。二是深化统一高考改革,主要包括考试科目、高考成绩构成、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改进招生录取方式等。三是深化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改革,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职业教育春季高考。四是深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从2024年开始,我省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将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机制,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我省为啥采用“3+1+2”?

    问: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有哪些?

    答:自2024年起,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学科,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问: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文化课)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

    答: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等级性考试,下同)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所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转换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问:确定选考科目时,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门中选2门?

    答:我省《实施方案》规定,考生在确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时,应在历史和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科。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一是体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二是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首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可从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考,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

    问:普通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答:“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1种固定组合。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选择考”怎么个考法?

    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什么?

    答: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高考总成绩,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问:合格考包括哪些科目?内容范围是什么?

    答:合格考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共14门。

    合格考内容范围为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

    问:选择考包括哪些科目?内容范围是什么?

    答:选择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考试范围以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范围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2021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按照省教育厅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问:选择考科目什么时候确定?

    答: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高一年级下学期选择,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但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慎重考虑。一是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有时成绩还会暂时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二是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选择性必修内容,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很难补课。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问:选择考如何组织考试?

    答:选择考由我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选择考从2024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结束后进行。

    问:选择考科目的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答:选择考科目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呈现,并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目成绩按照规则转换成等级分呈现,并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问: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答:我省方案确定,在录取时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历史的考生将分别排队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问: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考试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

    答:首选科目相同的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科目中,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要求,选择不同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成绩。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问:全国统一高考和选择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一是考试科目不同,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学科,不分文理科,选择考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个学科。二是命题主体不同,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选择考科目由我省组织命题。三是考试时间不同,全国统一考试中的数学和外语科目考试时间是120分钟,语文科目是考试时间是150分钟,选择考每科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四是考试分值不同,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每科分值为150分,选择考科目每科分值为100分。

    综合素质评价怎么评?

    问: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情况。综合素质评价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观察、记录、分析、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重点评价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

    志愿填报采取啥方式?

    问: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

    答:从2024年起,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其中,高校将按选考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本、专科来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考生志愿由“学校+专业(组)”组成,采取一所学校一个招生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问: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有什么变化?

    答: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学校+专业(组)”的组合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具体批次设置、志愿数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设置等将另行公布。

    问:什么是“学校+专业(组)”的志愿组合方式?

    答:传统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个学校下可以填若干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意愿。实行“学校+专业(组)”的模式后,则以一所学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根据学校当年对物理类和历史类组合确定相关专业或专业组)。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专业或专业(组),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得到充分尊重,其满意度相比传统模式会得到提高;学校录取的考生因其专业意愿表达明确、充分,选拔满意度和培养契合度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问: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何要求?

    答: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对每个具体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如某高校的某专业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则表示考生3科选择性考试中只要选考物理就可报考该专业,对2科再选科目没有要求。各招生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后将提前向社会公布,供考生选考时参考。

    问:高校招生计划如何编制?

    答:高校将严格按照之前公布的本校拟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按照“物理学科类”和“历史学科类”两类分本、专科来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将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组)中。如果某一专业(组)既可按“物理学科组”也可按“历史学科组”招生,须分开编制招生计划。

    问:高考综合改革为什么要合并本科批次?

    答:本科批次合并,首先是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其次,代表了全国高考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大多数高考综合改革省市都明确合并一本二本批次。通过合并批次,可以进一步增加考生的选择范围和空间,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column.name} - 黑龙江新闻网
    重点推荐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