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科技健康
    哈工程联合研发国内首条寒地绿色智能船下水

    10月15日,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哈电集团、黑龙江省航运集团北方船舶有限公司,成功研发设计的国内首条寒地电推绿色智能内河船“领航之星”在松花江某支流下水。“领航之星”也是全国首条入级中国船级社的绿色智能内河船,其动力系统设计各项指标走在国内前沿。

    哈工程联合研制国内首条寒地电推绿色智能内河船“领航之星”

    该船为纯电动内河游览船,动力电池采用4组总容量600kWh的磷酸铁锂电池,设计总吨位138吨,定员53人。船长约27米,宽约6米,由2台60kW船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并配有高效螺旋桨,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操作性,深静水试航速度不小于18km/h,船航速12km/h,续航力约8小时。

    绿色智能船舶与传统船舶动力驱动相比,具有效率高、速度响应快、维修方便等优势,已逐渐成为南方各省市的主要内河航道的运输工具,也是哈电集团与黑龙江航运集团蓄势已久的项目。然而,由于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寒地,冬季气温低至零下30℃,普通的电池设备易损伤、充电配套设备耐寒性差等弊端,成为研制寒地电推绿色智能内河船久未攻克的难题。

    哈工程教授杨晓涛2021年入企来到哈电集团,担任哈电集团中央研究院舰船动力研究所所长,他充分发挥学校船舶动力方面科研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寒地电推绿色智能内河船”正式立项,该项目被黑龙江省政府列为重点督办项目。杨晓涛带领14名入企专业硕士,采用电池自适应保护及先进的能量管理技术突破了高寒地区电池源动力效能低、续航能力差等技术难点,为“领航之星”研发了全电力发动机“心脏”。

    “领航之星”

    “领航之星”电推船动力系统设计仅用半年就完成了研发、设计、建造等过程,正式开启了我国寒地电推船的领航之旅,开启“双碳”时代我国东北高寒地区航运事业新篇章,为我国内河航运贡献哈工程“新动力”。

    (图片由哈工程提供)

    记者 赵一诺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column.name} - 黑龙江新闻网
    重点推荐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