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让“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
    智慧农业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粮食生产第一大省,我省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发展现代农业方向,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重要指示要求,以坚实的步伐走在全国农业现代化前列,切实担负起了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面向“十四五”,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正全面向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迈进,毫不放松抓好龙江粮食生产安全,着力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应把“打先锋、站排头”要求具体化、目标化,全面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新进程,扛稳龙江粮食生产安全重任。

    打好种业“翻身仗”

    攥牢粮食生产芯片

    种业现代化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源头。应准确把握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强化粮食良种保护与攻关,构建与粮食生产大省地位相适应、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种业体系,加速由制种大省向种业强省转变。第一,从“源”上抓好种质资源保护。深入推进粮食种质资源尤其是寒地粮食种质资源全覆盖普查、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工作,加快种子资源登记保存与分级鉴定,新建扩建粮食种质资源管理库,完善种质资源信息公开和共享交流机制,切实查清摸清粮食种质资源家底;第二,从“种”上强化良种科技创新。由优势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揭榜挂帅”,加快突破前沿高新核心技术,推动传统育种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和工程化改造升级,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实现好种子特别是寒地黑土和高寒冷水特色良种的持续产出和创新。第三,从“供”上加快育种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独特地理区位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和布局优势种子生产区域,高标准打造国内一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同时加快基地生产设施水平提档升级,增强基地制种供种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用种安全。

    保护黑土“大熊猫”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应以高质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来擦亮黑土耕地保护底色,采取有效措施把黑土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真正筑牢粮食生产安全的第一防线。一方面,构建黑土耕地保护多层次联合协同机制。着力构建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组合出拳的黑土耕地合力保护机制,严格实行黑土耕地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黑土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另一方面,聚力黑土耕地保护利用技术创新与转化。全面评估并精准识别黑土耕地突出问题,以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各类资源要素,优先支持黑土保育、土壤养分平衡、节水灌溉、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水土流失治理等技术攻关和落地转化,为黑土耕地保护利用插上科技的翅膀。此外,还需要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精准高效“龙江模式”。针对不同气候、土壤、生态类型区,精准实施中厚层黑土保育、浅薄黑土层培育、障碍土壤消减快速培肥、半干旱地区保护性耕作、坡耕地控蚀增肥及水田秸秆还田增碳培肥等黑土保护“龙江模式”,并结合现实问题不断整改方案,打造有特色、可复制、好推广的龙江样板。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激发粮食生产活力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在高起点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着力点。应主动适应粮食生产新需求,坚持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相协调,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支撑作用,从根本上破解“谁来种粮、怎么种粮”时代之问。首先,稳固小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面。以解决小农户“小、散、兼、弱”等共性问题为切入点,按照“保护、提升、组织、服务、富裕”小农户的要求,强化外部全方位引导促动和内部自我发展意识培育,全面提升小农户经营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同时,鼓励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提升质量和确保效益的前提下,发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引领带动能力,并组织和动员乡村精英带头示范,积极探索以村级组织联合为主要形式的村集体土地规模经营等模式,充分释放粮食生产潜能。最后,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聚焦粮食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领域,深度融合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多层次多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经营模式,同时及时总结可供复制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鼓励各地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拓创新。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补齐粮食生产短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先决条件。应把握好政策机遇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目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和农机配套水平,推进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其一,着眼高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责任和任务,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布局,优先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多元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障建设资金需求,同时强化在建项目进度和竣工验收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其二,着眼高标准,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加快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农田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旱田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突出抓好三江平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融合智慧气象和遥感技术,全面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其三,着眼高效,推动农机转型升级。以5G网络、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技术为支撑,加快推进以人力为中心的传统农机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现代智慧农机转变,实现粮食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统一化管理,让“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的耕地生态保障与对策研究”(编号:20BJY149)阶段性研究成果 】

    链接

    发展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发挥驻省央企、重点国企、民营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作用,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农机装备研发与制造,建设高端智能农机产业园区,培育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加快农机更新换代,提高农机装备质量,扩大智能农机比重,在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高质量机械化水平。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1%以上。

    ——《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的决定》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column.name} - 黑龙江新闻网
    重点推荐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