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松花江上·百年印记|提水母亲河 灌溉万顷田

    松花江北岸有一座城镇,古称“巴彦苏苏”,满语意为“富饶之乡”。这就是今天的巴彦县,松花江流经全境42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197平方公里。

    微信图片_20210610124518.jpg

    史书记载:巴彦“农无惰气”。巴彦县在辽金时期即为鱼米之乡,清朝时期被誉为“江省粮仓”,曾为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呼海巴拜,绥化在外”其中之一。巴彦人勤于耕作,把“榛莽遍地,野兽出没”的北大荒,用几代人的汗水,开发成粮豆之乡。新中国成立后,过去的江省粮仓,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222.jpg

    投资2.4亿元的巴彦县松花江乡提水灌区工程2018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打造了松花江哈尔滨段第一个提水灌区

    蜿蜒的松花江穿境而过,巴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沿岸著名的鱼米之乡。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松花江沿岸优质高效农业经济带的战略部署,投资2.4亿元的巴彦县松花江乡提水灌区工程2018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打造了松花江哈尔滨段第一个提水灌区。利用松花江水资源,巴彦县拉开了打造30万亩沿江灌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序幕,全力建设沿江优质水稻示范区,成为全省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曾经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变成扑面而来的万亩稻香。

    5月29日,记者随“松花江上·百年印记”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队走进巴彦县,感受沿江水经济铺展现代农业示范带的绿色农业新画卷。

    “长龙”卧波 引水浇灌万顷田

    松花江流经巴彦县的第一处江段所在的乡镇叫松花江乡,境内江段长度为10公里。

    7777.jpg

    一级提水泵站与二级提水泵站间封闭式送水渠道绵延伸向远方

    记者来到松花江边,放眼望去,江水缓缓东流,岸边的湿地、农田满目青绿,生机盎然。灌区渠首的一级提水泵站巍然屹立在江边,站在封闭式送水渠上望去,一级提水泵站与二级提水泵站间封闭式送水渠道绵延伸向远方,二级提水泵站连接田间供水渠道压力管道宛如长龙腾身,十分壮观。

    巴彦县水务局总工程师张伟东介绍,巴彦县松花江乡提水灌区工程分为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两部分,共完成主干渠11公里、支渠29公里建设,灌区年可取松花江水量7693万立方米,目前引松花江水灌溉水田面积近10万亩。

    张伟东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松花江乡提水灌区建设相当于一个大型灌溉水库,投资额却只是后者的1/4。如果新建一座大型水库,除了要精心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建设提灌工程的性价比都非常可观。

    提水母亲河,灌溉万顷田。“提水灌溉改变了当地旱地种植的格局,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灌区可使沿江的富江乡、松花江乡、巴彦港镇新增水田13.26万亩,使水稻亩产由900斤增加到1200斤,同时发展米业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可增产值10亿元以上。”张伟东说,巴彦县松花江乡提水灌区工程,打造了松花江巴彦段一个标准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中型提水灌区,将曾经靠天吃饭的旱田变成高产稳产的水田。

    张伟东介绍,松花江乡提水灌区工程是巴彦县松花江30万亩提水灌溉工程之一,全部工程完工后,灌区总灌溉面积(旱改水)将达到17.68万亩,相当于一座大型水库作用,可使农民年纯增收1.2亿元,将极大加快巴彦县沿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步伐。通过灌区建设,有效改善了灌区沿线生态环境,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返乡种稻圆了“有机”梦

    记者随后来到松花江乡五四村,只见成片的大方田已插满绿油油的稻苗,在晴空丽日下稻田如镜,远处田垄上竖立的“农丰歌江灌稻米”大红字招牌格外醒目。

    1111.jpg

    打开提水泵给稻田补水,汩汩江水涌入稻田

    在稻田边一个鸭舍旁,君阳瑞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利民打开提水泵给稻田补水,江水哗哗涌入稻田。“有了沿江提水灌区,不花多少钱就能让江水流淌到田地边上,大大节约了水稻种植成本。”王利民喜滋滋地对记者说,再有20天,合作社这300亩鸭稻田就开始放鸭雏了。

    333.jpg

    有了沿江提水灌区,大大节约了水稻种植成本

    47岁的王利民是合作社的理事长,他是巴彦县第一批“旱改水”的本地受益者。他2003年从山西放弃了效益不错的货运运输工作,返回家乡经营了10多年汽车修配厂。2018年,提水灌区建成时他投身水稻种植产业。“我总有个梦想,就是家乡有这么好的黑土地资源,我要种出绿色有机的好稻子,大米卖上好价钱,让更多农户尽快富裕起来。国家大力进行旱改水,咱农民增收就真叫水到渠成了。”王利民感慨道。

    王利民说,他们合作社2018年投入1000万元流转了1000亩水田,当年亩产1100斤,稻谷每斤卖1.7元。2019年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增加到3000亩,大米卖到每斤3元多。旱改水后,水田比旱田每亩增收616元,每亩增纯利润297元。

    “我们合作社的水稻基地是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国家黑土地保护项目区,全部为集中连片的高标准方格水稻田。”王利民介绍,水稻基地引来松花江水,流经10公里明渠日晒,暖水灌溉,为稻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天然的松花江水养分。在稻米品种上与省市农科院合作,选育了优质稻种“稻花香7号”,培育出的稻米圆润饱满、油光透亮。

    5555.jpg

    合作社稻米加工厂区,十几名社员正在车间里给大米装袋打包

    记者又来到村里的合作社稻米加工厂区,仓储库和加工厂房高大气派,车间里现代化加工机械轰鸣运行,十几名社员正在车间里给大米装袋打包。“合作社2019年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黑龙江穰穰满家米业有限公司,拥有绿色生产全程管控可追溯的完整产业链。”王利民介绍,他们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在烘干、生产、全程低温储存等方面精细操作,确保每一粒稻米质量上乘。

    王利民高兴地说,去年公司生产的“农丰歌江灌稻米长粒香米”被授予“黑龙江好粮油产品”。明年,他们计划建设一处现代绿色水稻生态种植展示观光园区,增加一条150吨生产线,再建一处水稻历史文化馆,努力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生态链。

    江水“流金”擎画现代农业

    这几年,途经哈肇公路巴彦段的农民,望着沿公路修建的灌溉水渠都羡慕地说:“看看人家这儿的耕地,离江边五六里照样能种水稻。”

    666.jpg

    江灌稻区

    “江水到地头,农户尝甜头。以前守着松花江,江水还倒灌。现在,松花江水灌溉稻田,每亩能增效六七百元。”松花江乡党委书记吕祥告诉记者,以前旱地种玉米每亩地收入最多500元,如今种水稻每亩地收入达1300元。2018年,松花江乡对灌区内耕地进行了旱改水,当年完成旱改水2.1万亩。

    “提水灌区工程投入使用后,农户流转土地价格由过去每亩400元提高到730元,低洼易涝地变成了高产稳产良田,江水灌溉提升了稻米品质和价格,通过土地流转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吕祥说,现在全乡有穰穰满家米业市级重点产业项目1个和规模水稻种植合作社36家,水稻种植面积达4.8万亩。

    如今,哈尔滨市最大一块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带正在巴彦县松花江沿岸崛起。这缘于巴彦县30万亩“旱改水”示范工程为代表的种植结构调整,通过沿江耕地的“旱改水”,有效促进了低质低价玉米种植转向高质高价水稻种植,成为哈尔滨农业提高供给质量、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典范例。

    巴彦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伟氡介绍,巴彦县将继续围绕松花江做足水经济,根据规划,未来巴彦县松花江沿江30万亩大灌区建设,将促进沿江30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区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机制创新基地和生态旅游观光基地,展现大农业、大水利、大农机的现代化恢宏气势。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依傍舒缓东流的松花江母亲河,稻浪飘香富民乐业的“旱改水”画卷就这样成为冰城农业提高供给质量“黑土流金”的经典范例。

    记者:白云峰;摄影:荆天旭;视频:荊天旭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column.name} - 黑龙江新闻网
    重点推荐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