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鸡西市巧借高校之力,变刚性引才为柔性引智,建制度、搭桥梁,将高校才智引向基层、服务一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
“这批苹果苗花了3万多元,得病了我都不知道,专家教授来了手把手教我怎么处理,又给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了!”滴道河乡南甸子村美田农场负责人李航在接受东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把脉问诊”后激动地说道。鸡西市坚持“面上扩展、点上深挖”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展市校合作范围,深化与重点院校的交流合作,以成果成效作为检验引才工作的唯一标尺。先后组织专家教授49人次,深入51个乡镇、84个企业等实地考察、调研指导,打通服务农户、企业“最后一公里”。针对小微企业研发经费不足、研发能力较弱的客观实际,不定期发布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以任务为牵引、以项目为纽带,用好用活鸡西人才库,积极引导域内企业与省内高校深度对接,助力企业研发大豆人参雪糕、手撕素牛排、风干白鱼、乳酸菌酸菜等产品10余种。
东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深入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
“省级先进碳材料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天然石墨储能材料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碳材料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碳材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哈船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贵领骄傲地细数着企业获得的荣誉。“人才飞地”作为柔性引才的重要手段,鸡西市深谙其道,制发了《鸡西市“人才飞地”管理办法(试行)》,紧紧围绕大力发展“十大经济”、深入开展“十城创建”、努力打造“七个鸡西”等中心任务,聚焦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实现了人才和研发在外地,转化和产业在本地的协同创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带领学生在合作企业
“要向科技要效益、向人才要增量,抓人才工作必须看成果成效”鸡西市人才工作交流中心工作人员说。鸡西市大力开展柔性引才工作,锚定制约企业发展难题,结合地域实际,探索“周末工程师”“候鸟式专家”、建设飞地研发中心等灵活高效方式招才引智,用科技“外援”破解制约发展瓶颈,2024年柔性引才院士专家1251人次,成功柔性引进外籍博士后为鸡西市石墨精深加工、新材料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推动虎林市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短期聘用等多种柔性引才形式,成功吸引了国内300余名医药领域的顶尖专家和优秀人才助力中医药研发、生物制药技术升级,推动虎林市医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医药企业由2021年5家激增至26家,医药产业集群被认定为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的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医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16亿元。
虎林市柔性引进医药领域专家赴生产一线进行业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