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雪经济、冰雪运动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黑龙江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齐齐哈尔市抢抓“后冬奥”“亚冬热”契机,深入推动冰雪经济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赋能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冰雪文旅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冰雪经济新增长点。
建强冰雪运动人才“量产地”
大力培育引进冰雪运动人才,畅通冰雪运动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先后引进白俄罗斯花样滑冰教练亚拉山大·克里斯金娜·扎哈连科、国内冬奥冠军曾任教练栾波等人才,助力齐齐哈尔市花样滑冰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包揽2024-2025赛季全国(承德)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前三名。加强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参与冰球运动的学生常年保持在300名左右。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培养后备人才,全市已建成校园冰球队100支,形成了纵横贯通、衔接有序的幼儿园、小学、U系列、专业队“一条龙”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冰雪运动人才保障体系,与全国多地在人才培养、赛事活动、场馆运营、转训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全力补齐硬件设施建设短板。与加拿大2022梦团队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齐齐哈尔市设立“冰球运动培训中心”,引入先进的运动体系、资源优势、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赛事合作。
齐齐哈尔市冰球运动发展70周年暨鹤城国际冰球邀请赛雕塑
打造冰雪装备人才“集聚地”
打造冰雪装备产业研发制造集聚区,建成冰雪装备产业园,企业可采取“轻资产”形式入驻,享受低息贷款、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专业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大众冰雪运动装备制造、特色冰雪文化产品制造等企业发展,依托产业园区培养冰雪装备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壮大冰雪装备制造人才队伍,打造冰雪装备人才集聚区。支持冰雪装备企业引才留才,将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纳入市级人才政策支持范围,企业引进的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可享受生活补贴政策。创新实施“事业引进,企业使用”的“丰羽计划”,支持黑龙冰刀引进企业核心技术人才,帮助企业提升现有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新产品,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建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吸引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开展“超轻高强韧冰刀合金材料的研发及制备技术”科研项目,联合开展冰雪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冰雪装备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联合申报“黑龙江省‘双一流’学科协同创新成果项目”,针对新型高端冰雪器材装备的研发及示范应用进行合作。
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线
筑牢冰雪文旅人才“根据地”
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支持齐齐哈尔大学成立黑龙江省冰雪经济与冰雪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进一步推动冰雪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成齐齐哈尔创意设计港,实现配套运营管理,招引域内外优质创意设计企业23家,扩大冰雪文化产品供给。推动建设冰雕人才小镇,柔性引进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担任技术顾问,大力培养冰雪文化人才,年输出冰雕、雪雕人才400余人次。深耕品牌培养冰雪旅游人才,组织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全力打造“千里嫩江·雪域鹤乡”冬季旅游品牌,开展“鹤城旅游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导游服务专项提升行动,3名人才入选2024年度省级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举办全市导游(讲解员)职业技能竞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推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2024年冰雪旅游季全市旅游接待人数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28%和130%。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将冰雪建造、冰雕艺术、雪雕艺术等新兴职业职称纳入评审范围,组织404人报名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拓宽冰雪文旅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对冰雪文化人才的激励和支持,鼓励人才开展冰雪摄影、冰雪绘画、冰雪文学等文艺创作,省市级领军人才创作《飞雪迎春》《风刮卜奎》《原野》等文艺作品,赴全国巡演近400场,有效提升地域文化内涵和冰雪文化影响力。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举办第三届东北露营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