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鸡西市恒山区立足区域实际,围绕青年人才的“引、育、留”三个环节积极探索,着力构建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青年人才工作体系,构筑起吸引青年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精准引才,集聚发展急需青年人才扎根恒山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用人主体需求,积极构建人才招引新生态。紧扣产业聚才。紧盯产才融合谋划布局,聚焦煤炭、石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恒山区重点产业和领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工作方案》,动态更新需求清单,组建引才小分队,采取上门招才、定岗选才、以才纳才等方式,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10人,为推动恒山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校园联动引才。精准发力,大力招引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梯队建设。积极组织参与“黑龙江人才周”“市委书记进校园”“春风行动”等校园招聘活动,引进各类青年人才239人,为恒山区高质量发展引入新血液、注入新动力。柔性聚智赋能。组建柔性引才智库团队,将200余名专家学者纳入“智库”。通过定期征集域内重点产业和领域实际需求,累计邀请90余名专家学者到恒山区开展调研指导,为域内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技术研发、论证评估等多方面支持,其中5项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建议被采纳,12个长期困扰企业的技术难题和项目建设瓶颈得以突破,取得显著进展。
恒山区委主要领导调研石墨新材料领域人才需求
精心育才,多元培养体系搭建人才成长阶梯
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通过结对子、强实训、建平台等一系列精准培养路径,厚植青年人才成长土壤。帮带育才。深入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青年人才成长档案382本,结成“老带青”人才对子125对,通过“面对面”交流工作经验、“手把手”传授业务技巧,帮助青年人才更快适应岗位需要。实训育才。坚持“定制化”培训与“实战化”实践相结合,举办各领域青年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8期,培训300余人。建立青年人才“跟岗锻炼”制度,选派114名青年人才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等专项工作岗位跟岗锻炼,让青年人才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合作育才。积极拓展人才培养渠道,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6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十大基地”,接待高校大学生3000余人次。深化政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100余名青年高技能人才。
用心留才,加强组织关爱关怀系紧情感纽带
聚焦青年人才需求,构建完备的人才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安心安身安业的优质人才发展环境。政策惠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制定《新时代恒山人才振兴18条》等系列惠才政策,投入210万元专项资金,在青年人才最关注的创新资助、生活补助、住房保障等方面提档升级。服务暖才。建立人才包联服务机制,依托“青年之家”人才服务平台,组建4支由21名领导干部组成的青年人才服务专员队伍,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交流、线上调研等方式,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帮助解决配偶安置、子女就学、就医出行等实际困难。活动聚才。通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青年人才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组织人才沙龙、人才联谊等活动20余次,吸引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人才500余人次参与。开展恒山区“青年人才说”主题述讲活动,各领域青年人才代表走上讲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声情并茂讲述自己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成长成才的故事与感悟。
恒山区举办“青年人才说”述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