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齐齐哈尔市:创新“人教岗”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通“三关”破“三难”促“共赢”

    为解决企业招工难、城乡青年就业难和技工院校招生难的“三难”问题,齐齐哈尔市用足用好“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提出构建“人教岗”一体化技能人才开发体系思路,围绕突破“寻人、强教、找岗”三道关口,探索实践“解题”路径,不断建强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推动“产教才”深度融合发展。

    “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齐齐哈尔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

    拓宽“寻人”路径 把招引生源作为“先手棋”

    坚持以技工院校招生为抓手,采取组织化、市场化等措施,着力引导更多城乡青年投身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一方面,建立城乡青年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对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城乡青年劳动力开展调查,包含青年劳动力基本信息、就学信息、就业信息、培训信息、社保信息等50多项内容,同时建立完善青年劳动力资源动态监测机制,对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另一方面,成立市县两级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专班,发挥党委、政府组织力和引导作用,由市、县(区)两级党委副书记带队,组织、人社、工会、教育等部门共同发力,鼓励动员更多城乡青年报考技工院校,并且把向技工院校输送生源数量、技工院校毕业生本地就业数量等任务指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此外,充分发挥市场在技工院校招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建成全省第一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引入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78家,与519户用工企业和技工院校签订了代招工、代招生协议,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技工院校招生、就业工作。近五年全市技工院校招生突破5万人。

    聚焦“强教”环节 为青年学子架起“成才梯”

    突出将技工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全面推行企校双元、双师培养,培育主体实行“双元制”,由技工院校和用工企业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学员理论学习以院校为主,实践操作以企业为主,培养过程实行“双师制”,理论教学由院校教师担任,实践教学由企业“师傅”担任,实现院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互驻互派,理论与实践有机交融,学校所学与企业所需有机结合。大力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鼓励技工院校为企业开设订单班、冠名班,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切实以“教”连通“人”和“岗”,推动青年劳动力向技能人才转变,以“技高一筹”实现精准就业、优质就业。同时,为确保“教”的方向和质量,根据当前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技工院校专业设置,2022年以来,支持6所技工院校新增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产业、创意设计产业等相关专业17个。积极探索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新途径,以大师、工匠和劳模为主体,评选了近200名“技能人才培训师”,充实到技工院校担任实训教师。2019年以来,全市技工院校与中国一重、龙江阜丰、建龙北钢、益海嘉里等大型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开设企业“订单班”143个,订单培养4245人,目前已上岗1800余人。

    机床产业学院学生在齐二机床工学院开展实习轮训

    打通“找岗”渠道 让技能人才端上“技能碗”

    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专班牵头,成立全市技工院校和一重、北钢等重点用工企业加盟的产教融合发展联盟,联合县区专班,组织开展了人才专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集中对“四上”企业进行走访,市县两级人才部门283名人才服务专员联动包保重点企业296户、招商引资项目95个。另外,对接和落实企业未来三年用工规划和培养培训需求计划,建立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收集企业用工量、工种、待遇等方面基础数据,对企业用工需求进行登记入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调查入库近5万个岗位,为技工院校科学设置专业和确定招生规模提供了数据支撑。

    “人教岗”体系的实施,既满足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要,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产业60%以上的补员都是来自“人教岗”培养模式,又推动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提高招生质量,实现了“过去招不满,现在装不下”,更有力推动城乡青年劳动者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一重集团的订单学员毕业后平均薪资达到7000元左右,实现了企业、技工院校和青年劳动者“三方共赢”。

    齐齐哈尔拜泉县“产业人才进高校”首期高端战略培训班开班式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