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自觉地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和发展优势。
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一根本问题,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为主要目标,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部署安排,使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新轨道阔步前行。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较大压力,改革任务更为复杂艰巨。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深层次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在实践中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有效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规范竞争秩序,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共促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发展和安全犹如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未来五年,各种不确定难预料风险因素将明显增多,无论是应对外部输入性风险,还是维护重点领域安全,都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这一目标,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