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教育体育
    高校“大思政课”实现高质量建设的实践探析

    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要取得预期实效,应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坚持守正创新,将道理讲深讲透,促进学生对“大思政课”所授知识形成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激发学生思维共鸣、情感共振。因此,高校“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应在多措并举、内外协同中持续优化、发展革新,才能为建设教育强国、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构建大机制,制度设计保障一体协同

    新时期的“大思政课”建设应以资源统筹、平台搭建、机制完善为突破口,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资源保障的一体化工作机制,继而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高校应注重完善全链条保障机制,深度整合教育资源,强化主体协同和队伍凝聚,为“大思政课”育人实效的凸显提供坚实保障。

    构建一体化工作格局,强化顶层设计。将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上议事日程,组建形成党委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同心圆”工作专班。其中,领导主体应发挥价值引领工作中的敢担当、抓落实、强监督、把方向的作用,在党委书记的统一领导下,牵头组建党政齐抓共管、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协同的工作机制。同时,工作专班应以辩证思维为主导,处理好系统与要素、守正与创新、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牵好“大思政课”建设的牛鼻子,在认真把握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文件精神、指导方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办学特色,围绕“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师资培育、课程改革、教材选用、文化宣传、组织管理、质量评价等进行集中商议、统筹规划、部署实施,制定目标明确、保障有力、内容完善、体系科学、成效显著的指导方案和实施细则,确保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事,构建高效协同、一体联动的“大思政课”育人大格局。

    立足大课堂,全力实施质量内涵教育

    “大思政课”应加强课堂建设,提升大思政课堂的思政引领力和价值导向作用。“大思政课”建设应始终聚焦课堂育人,重视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的育人作用,将注意力由教师教了什么转向学生实际获得,以新理念、新方法、新平台、新工具开创“大思政课”建设新局面,切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

    情理交融中激励青年学生强化政治自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于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塑造中,强化价值引领。用百余年来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小康、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去鼓舞带动学生强化政治自信和文化认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深切感受伟大成就背后的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作用;用党对奋斗初心与使命的持久坚持及其对规律、本质、矛盾、目标等的理性把握促进学生政治情感的生成;用焦裕禄、张桂梅、黄文秀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榜样事迹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和思维共振,引领学生向上向善。

    创新教学形式,提升课堂吸引力,可避免生硬灌输。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提高供给精度。数字技术能够为“大思政课”精准“把脉”,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思政大课堂,可实现对青年学生兴趣爱好、认知结构、思想动态、内容偏好等的“精准探测”,继而为教师进行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和内容关切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优化学习体验。引入智能化、实时化、时代化的在线教育平台,将传统的思政理论知识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形式展现在青年学生面前,增进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与认同。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科技对历史场景、历史人物进行还原和重构,创设沉浸式故事情境,让学生以“数字人”的方式置身其中感受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榜样伟力等,推动道理讲好讲活。

    立足大平台,奋力开拓新空间

    积极推动思政理论课堂与社会大讲堂、网络课堂有效联动,拓展教与学的维度,善于发现和结合社会上的一切优秀资源为“大思政课”所用,以更为生动有趣、活灵活现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不断强化“大思政课”教育人、凝聚人、培育人、激励人的作用。

    延展教育空间。努力把“在课堂上讲”延伸为“到社会大课堂中讲”。积极推动“大思政课”向外延伸拓展,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行走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革命老区、社区街道及各类社会生活课堂,通过具身劳动体验、沉浸式参观、扎根基层的志愿服务等引导学生对道理进行精细化加工,让学生从听道理向悟道理、践道理转变。将“思政小课堂”搬到红色主题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公共文化机构,推动可感可视可听的榜样事迹与一体化的空间展陈、现场讲解、交互体验相联结,从而推动“行走的思政课堂”直抵人心,让学生在强烈的精神满足中自觉将理性认同转变为行为自觉。将“思政小课堂”转变为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用主题知识竞赛、情景剧、红色作品展、政策宣讲、仪式教育活动等打造既有深度、又接地气的体验活动,推动道理讲活讲透。将“思政小课堂”延伸到“网络大课堂”中,让思政道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将蕴含思政道理、思政故事、思政理论的在线教材、精美图文、影视作品、漫画作品、音频讲解等上传到“云端”,让思政道理刷屏互联网,让青年学生随时随地学思政、悟道理。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