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本报记者 杨镭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六项20条重点举措,全方位推动体育产业升级。
如何做到“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日前进行的2025CDGC飞盘高尔夫巡回赛哈尔滨站比赛,主办方以高水平的赛事服务管理、对自然资源禀赋的合理利用、对体育消费场景的充分拓展、与农文旅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等成功尝试,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精准把握目标人群
尽管在8月举行的成都世运会上作为正式比赛项目登场,但在国内飞盘高尔夫仍属于小众项目范畴,与其“近亲”极限飞盘在热度和参与规模上仍有差距。
“但是从接触‘飞高(飞盘高尔夫的简称)’开始,我们发现这个项目有很多特点是非常值得发掘的。”黑龙江省飞盘运动协会会长刘冰表示,在这些特点中,参与人群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我们这次比赛的参赛选手,年龄跨度从8岁到70多岁,几乎适合所有年龄层参与,是这个项目非常突出的特点。”
本次赛事中,来自澳大利亚的蒂姆已年近六旬,他用流利的中文表示,“飞高”对体能要求较低,适合像他这样有一定运动限制的人群长期参与。赛场上的小选手同样引人注目。来自北京的王潇若谷今年9岁,玩飞盘高尔夫一年多,已在圈内小有名气。省飞盘运动协会的一位教练告诉记者,通过之前的比赛发现王潇若谷的水平比他还要高。刘冰说:“对身体素质要求相对比较低,让‘飞高’这个项目成为一个老少皆宜的项目,各年龄层都能参与,让这个项目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玩飞盘高尔夫的人群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较高的体育消费意愿和能力,对‘跟着赛事去旅行’这一理念的接受程度非常高。王潇若谷这次是全家来哈尔滨,他和他的父亲王博闻作为运动员参赛,他的母亲刘潇婕则是做他的‘盘童’。像这样全家参赛的不在少数,长者组还有几位退休大姐,全国各类大小比赛基本站站不落。”
用心做好赛事服务
CDGC飞盘高尔夫平台作为世界职业飞盘高尔夫协会(PDGA)在华唯一授权机构,通过数字化管理体系提升了赛事运营效率和选手体验。本次哈尔滨站赛事,是黑龙江首次承办全国性飞盘高尔夫比赛,省飞盘运动协会虽然在今春刚刚成立,却以专业服务和细致筹备赢得了选手们的广泛好评。
为了办好这次比赛,协会主要成员组队到全国各地参赛,向CDGC平台团队和各地拥有更丰富经验的兄弟协会“取经”。比赛过后,CDGC平台本站赛事负责人徐颖峰给出的评价是“赛道设计丰富且挑战多样,黑龙江省飞盘运动协会运营用心且不断升级优化,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务组织有序有温度。”
在赛事选手群里,记者发现大家在评价本次比赛的赛道时,普遍使用到的一个词是“有趣”。刘冰介绍,场地设计充分结合了闫家岗农场的自然景观,将荷塘、树林等元素融入赛道设计中,既增加了技术难度,也提升比赛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洞与洞之间距离合理,避免过长步行,保证参赛者能更好地享受过程”。
此外,比赛在景区内进行,比赛区域并未对游客完全封闭,比赛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由志愿者提示经过的游客注意躲避的方式。比赛和景区营业同时正常进行,让游客在观看比赛过程中对飞盘高尔夫产生了兴趣,起到了良好的项目推广效果。
积极融合文旅元素
黑龙江省飞盘运动协会自创立之初,就将“文旅体融合”定为发展方向,积极借助飞盘高尔夫“天然适合进景区”的特点,助力本地文旅推广。
闫家岗农场景区是北大荒集团近些年打造并迅速蹿红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冬季的“雪人军团”和夏季的稻田画,都让这里成为哈尔滨周边游的热门打卡地。
比赛在荷塘树影之间进行,刘冰说:“在我们这块场地比赛,随便一拍都‘出片’。”蒂姆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曾经来哈尔滨参加过冰雪节,夏天来还是第一次,“美丽的黑龙江,迷人的哈尔滨,舒适的夏天。”蒂姆发出由衷的赞叹。王潇若谷一家也表示,优美的环境和凉爽的天气让他们很享受比赛的过程。
赛事还成为推广黑龙江特色产品的窗口。选手装备包中装有哈肉联红肠、蓝莓干等本地特产,大本营内还设有白桦树汁等产品的展销点。刘冰表示,协会在招商阶段主动与本地企业合作,希望借助全国选手的口碑,让更多消费者了解黑龙江好物。
值得一提的是,装备包里还有一大一小两张纪念飞盘。其中大盘是标准大小,供大家平常玩飞盘使用。小盘仅有手掌大小,却是闫家岗农场景区内的“通行证”。“凭这张小飞盘可以体验景区内的一些收费项目,让大家尽情游览的同时,也能通过朋友圈、短视频等途径进行传播,让全国各地的朋友能够被景区吸引,在来哈尔滨旅游时把闫家岗农场景区列入行程。”刘冰介绍。
赛后,许多选手选择继续在黑龙江旅行。赛事微信群中,本地选手热情推荐热门景点和美食,真正实现了“以赛事带动旅游”,进一步放大了体育消费的综合带动效应。
图片均为2025CDGC飞盘高尔夫巡回赛哈尔滨站比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