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教育体育
    传递和平薪火 贡献青春力量|“红色传承·光耀黑土”主题征文(在校大学生组)获奖征文选编·三等奖
    那一句“对不起”……

    臧悦

    作为一名大三日语专业学生,我似乎注定要被这种回响牵引:一边在课堂里学习日语语法、翻译日本新闻,一边又在内心不断追问自己:若在当年,我会不会像东北抗联的战士一样,为了守护家园,义无反顾地走进风雪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问题愈发清晰,也愈发沉重。

    刚上大一时,有个来自日本的交换生与我探讨历史,那时我总是语塞,后来渐渐明白,历史是提醒我们从哪里来,要走向哪里。就像东北抗联战士在严寒中作战,不是不怕死,而是知道不拼,身后的家园就将沦陷。一个人可以怕死,但一个民族不能没有骨气。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记得。

    去年寒假,我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做义务讲解员。一天,有一群小学生来参观,其中,有个小男孩指着东北抗联战士留下的破旧军装问我:“姐姐,这是谁的衣服?为什么破破的还放着呢?”我愣了一下,弯下腰对他说:“因为这件衣服,比什么都珍贵。它不是破,是勇敢。”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那一刻,我心里却莫名发酸。

    八十年过去了,每当冬天风吹过松花江面的时候,我仿佛还能听见白山黑水间那一声声呐喊,仿佛又看见东北抗联战士们在林海雪原里一步一步走出一条血路。

    上学期学校组织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同行的还有日本友人。讲解员解说时,几个日本学生脸上露出难堪的神色。我看着他们,有一丝复杂,更多的是心平气和的坚定。历史不是为了让我们彼此仇恨,而是让我们都明白,和平来之不易。那天,有个日本女生小声地对我说了一句“ごめんなさい(对不起)”,我对她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我愿用所学的日语告诉更多人:当年这片黑土地上,有一群普通人用生命守护了民族的尊严。那是一份不灭的信念,也是一份跨越时空的勇气!

    铭记,是因为热爱;铭记,是为了未来。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学生)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