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教育体育
    传递和平薪火 贡献青春力量|“红色传承·光耀黑土”主题征文(在校大学生组)获奖征文选编·二等奖
    生生不息 声声传承

    呼新凯

    2018年深秋,朗诵比赛一结束,13岁的我就被革命纪念馆特聘为小小讲解员。从那时起,我决心成为红色信仰的接力者,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初入纪念馆,泛黄的手稿、锈迹斑驳的军用水壶,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我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历史的余温。真正灼烧我灵魂的,是一位老党员的反问:“娃儿,你知道‘啃冻饼’是啥滋味吗?”他讲述着一位东北抗联交通员,怀揣着冻得硬如顽石的苞米饼子,在刺骨的寒风中传递情报,从未停下脚步。那一刻,我领悟了:红色故事是无数先辈以血肉之躯、以不屈意志,在苦难与抗争中熔铸的热血史诗!

    我开始如饥似渴地翻阅战士们的事迹,在泛黄的书籍里搜寻牡丹江抗战的老照片,倾听那些被岁月模糊却依然滚烫的记忆。在整理一篇手稿时,一处特殊的墨迹晕染引起了我的注意——那竟是冻裂手指渗出的鲜血!我将这锥心的细节融入讲解:“请大家看这页日记,字迹颤抖模糊之处,并非潦草,而是战士冻伤的手指几乎握不住笔,却仍坚持记录下不屈的信念……”听众们静默肃立,仿佛与历史中的身影产生了灵魂共振。

    如今,我常常独自伫立在纪念馆庄严肃穆的序厅。我深知,我的使命从未如此清晰:传承红色基因,绝非对过往的简单复述,而是让那奔涌不息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的肌体中永续流淌。每一次倾情讲解,都是在播撒信仰的火种;每一个深情讲述的故事,都是在年轻的心田植入向上的力量。

    当年轻的目光因历史的真相而灼灼发亮,当稚嫩的小手急切地指向展柜追问英雄的名字,我知道,那永不褪色的红色传奇,正在由新一代的双手,饱蘸时代浓墨,奋力书写崭新的篇章。

    (作者系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生)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