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教育体育
    传递和平薪火 贡献青春力量|“红色传承·光耀黑土”主题征文(在校大学生组)获奖征文选编·三等奖
    在鸡东,我遇见、我感悟

    邹清宇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他们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去年暑期,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鸡东县政务实训团的一员,我踏上了鸡东这片浸润红色记忆的土地。初到鸡东,县委组织部发放的《红灯记故事在鸡东》一书就让我爱不释手。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藏在时光深处的英雄足迹,也照亮了我的心。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烽火熊熊燃起,无数爱国志士投身洪流,用热血捍卫民族尊严。徐步在东海镇新华村的《红灯记》文化展示街街头,仿佛穿越时空。

    《红灯记》中交通员李玉和的原型是一名铁路工人。他以职业为掩护,冒死传递情报,为保护密电码,三次被捕却始终坚贞不屈,那颗红亮的心从未动摇。

    走到街心,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的人物雕像和他们手中闪亮的红灯映入眼帘。在《红灯记》中,“红灯”是革命的重要信物,里面就藏着李玉和保护的密电码。李玉和正是通过这盏红灯,将情报安全放置在家中。在爹爹与奶奶相继牺牲后,李铁梅接过红灯,毅然承担起传递情报的重任,机智勇敢地与日军周旋,用行动诠释了“红亮的心”的分量。

    步入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如同翻开了厚重的史书。一幕幕场景复原令人动容:抗日秘密交通站里,昏暗的油灯下,地下交通员们紧张地整理情报;东北抗联战士隐蔽在哈达河沿岸茂密的树丛里,衣裤上沾着晨露与泥土,随时准备迎击来犯的敌人……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了黑土地,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

    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像一座时光的桥梁,一头连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一头通向新时代的奋斗征程。

    不忘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每当我翻开《红灯记故事在鸡东》,指尖抚过书页上记载的英雄事迹,仿佛又听见李铁梅那穿透时空的唱词:“他们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如今,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青年手中,我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颗心,是对祖国的热爱,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担当。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