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教育体育
    小众赛事如何释放消费大能量?
    看龙江的“飞”常答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6项20条重点举措,全方位推动体育产业升级。《中国体育报》撰文称,《意见》为体育产业未来发展锚定新方向、注入新动力。

    那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何做到“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日前进行的2025CDGC飞盘高尔夫巡回赛哈尔滨站比赛,主办方以高水平的赛事服务管理、对自然资源禀赋的合理利用、对体育消费场景的充分拓展、与农文旅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等成功尝试,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2025CDGC飞盘高尔夫巡回赛哈尔滨站比赛现场

    精准把握目标人群

    尽管在8月举行的成都世运会上作为正式比赛项目登场,但在国内,飞盘高尔夫仍属于“小众”项目范畴,不要说对比传统意义上的热门项目,即便与前些年一度爆火的“孪生兄弟”极限飞盘相比,在参与人群、关注度等方面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但是从接触‘飞高(飞盘高尔夫的简称)’开始,我们发现,这个项目有很多特点是非常值得发掘的。”黑龙江省飞盘运动协会会长刘冰表示,在这些特点中,参与人群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我们这次比赛的参赛选手,年龄跨度从8岁到70多岁,几乎适合所有年龄层参与,是这个项目非常突出的特点。”

    这次比赛有两名外籍选手参赛,其中来自澳大利亚的蒂姆已经年近六旬。蒂姆用熟练的中文告诉记者,他已经在中国工作生活数十年,并且也是在中国娶妻生子。“来中国之前我在澳大利亚看过飞盘比赛,在那里这已经是一个职业化程度比较高的项目。但是真正玩飞盘是在中国。最开始接触的也是极限飞盘,但我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体力比不上年轻人,加上膝盖还有一些伤。后来发现了飞高,觉得很适合我,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赛场上的小选手同样引人注目。来自北京的王潇若谷今年9岁,玩飞盘高尔夫一年多,却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黑龙江省飞盘运动协会的一位教练告诉记者,通过之前的比赛,发现王潇若谷的水平比自己还要高。刘冰表示:“对身体素质要求相对比较低让飞高这个项目成为一个老少皆宜的项目,各年龄层都能参与,让这个项目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而且玩飞盘高尔夫的人群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较高的体育消费意愿和能力,对‘跟着赛事去旅行’这一理念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我们哈尔滨站的比赛是2025CDGC飞盘高尔夫巡回赛的第三站,从赛事整体看,无论前面的重庆、北京两站还是我们哈尔滨站,都有着比较扎实的参赛者基本盘。像王潇若谷这次是全家来哈尔滨,他和他的父亲王博闻作为运动员参赛,他的母亲刘潇婕则是做他的‘盘童’。像这样全家参赛的不在少数,长者组还有几位退休大姐,全国各类大小比赛基本站站不落。”

    绕过树木掷向目标

    用心做好赛事服务

    据了解,CDGC飞盘高尔夫巡回赛的总主办方CDGC飞盘高尔夫平台,是世界职业飞盘高尔夫协会(PDGA)目前在国内的唯一授权机构。该平台主要包括赛事报名、选手成绩统计、赛事结果发布、建立国家及区域选手排行榜等。可以说,该平台实现了将飞盘赛事管理体系的数字化,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了项目管理效率与参赛者体验,从而在国内飞盘高尔夫产业中占据了主导权。

    而对黑龙江来说,这是全国性飞盘赛事的首次落地。从参赛选手的赛后反馈看,大家对于黑龙江飞盘运动协会的首次办赛工作一致给予高度评价。

    黑龙江省飞盘运动协会成立于今年春季,实际上,协会的筹建工作基本上是与本次比赛的前期筹备同步进行的。为了办好这次比赛,协会主要成员在组队到全国各地参赛的过程中,也是向CDGC平台团队和各地拥有更丰富经验的兄弟协会“取经”。

    比赛过后,CDGC平台本站赛事负责人徐颖峰给出的评价是“赛道设计丰富且挑战多样,黑龙江省飞盘运动协会运营用心且不断升级优化,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务组织有序富于温度。”

    在赛事选手群里,记者发现,大家在评价本次比赛的赛道时,普遍使用到的一个词是“有趣”。刘冰介绍,“有趣”主要体现在赛道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我们是在去年年底与闫家岗农场景区洽谈入驻合作的,景区给我们划出了一地块作为我们进行比赛、训练和搞体验活动的常驻基地。今年开春我们在设计场地时,就把这片区域内的荷塘、小树林等都综合考虑进来,如何跨越荷塘、如何绕过树木,都是比赛中选手们需要运用相应技术克服的难题。我们这块场地难度适中,而且洞与洞(洞是借用高尔夫项目名词)之间距离也比较合理,如果打完这洞要走很远到下一洞就会大大降低比赛的体验感。整个设计就是为了让参赛者能够更好地享受比赛。”

    此外,由于比赛在景区内进行,如何做到不影响其他游客观光也是一大课题。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比赛区域并没有绝对禁止游客进入,比赛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由志愿者提示经过的游客注意躲避的方式。这样一来,不但让比赛和景区正常营业同时正常进行,更有游客在观看比赛过程中对飞盘高尔夫产生了兴趣,在向工作人员咨询后留下联系方式,准备约上朋友一起来体验,起到了良好的项目推广效果。

    闫家岗景区的特色稻田画景观

    积极融合文旅元素

    从黑龙江省飞盘运动协会成立之初,刘冰等主要负责人就把文旅体融合发展、助力带动龙江文旅事业当作协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如何让飞盘高尔夫这个“天然适合进景区”的项目更好地发挥这方面作用?通过这次比赛,协会也进行了系统的实践和尝试。

    闫家岗农场景区是北大荒集团近些年打造并迅速蹿红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冬季的“雪人军团”和夏季的稻田画,都让这里成为哈尔滨周边游的热门打卡地。据景区主要负责人——黑龙江闫荷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一楠介绍:“仅从7月初进入夏季旅游季开始,景区就已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与黑龙江省飞盘运动协会的合作,也是希望能够起到互惠互利、吸引更多流量的目的。”

    比赛在荷塘树影之间进行,这块场地本身就让参赛者实现了一边比赛一边欣赏美景、融入自然的追求。刘冰自信地说:“在我们这块场地比赛,随便一拍都‘出片’。”蒂姆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曾经来哈尔滨观赏过冰雪节,夏天来还是第一次,“漂亮的黑龙江,漂亮的哈尔滨,漂亮的夏天。”蒂姆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王潇若谷一家也表示,优美的环境和凉爽的天气让他们很享受比赛的过程。

    在本次赛事的大本营,记者看到了白桦树汁等产品的销售点;发给选手们的装备包内,也有哈肉联红肠、蓝莓干等。刘冰介绍,协会在赛事招商阶段就主动与这些龙江特色产品的生产企业开展合作,由于有大量外地选手参赛,希望能通过赛事把这些产品推荐给全国的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装备包里还有一大一小两张纪念飞盘,其中大盘是标准大小,供大家平常玩飞盘使用;小盘仅有手掌大小,却是闫家岗农场景区内的“通行证”,“凭这张盘可以体验景区内的一些收费项目,让大家尽情游览的同时,也能通过朋友圈、短视频等途径进行传播,让更多全国各地的朋友能够被景区吸引,在来哈尔滨旅游时把闫家岗农场景区列入行程。”刘冰介绍。

    此外,记者还通过赛事微信群注意到,有大量参赛选手选择在赛后继续游览几天。黑龙江省飞盘运动协会成员和黑龙江本地选手也热情地向外地选手推荐热门景区、美食等,真正起到了通过赛事宣传哈尔滨旅游的作用。

    比赛告一段落,刘冰告诉记者,协会已经迅速投入下一步工作当中,“闫家岗农场景区在园区内的花海景点又为我们划出了一片区域,我们将再打造一片18洞的新场地,与荷花公园的18洞场地并行;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协会还与亚布力旅游投资集团共同推出了亚布力专列2日游飞盘高尔夫专场活动,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到亚布力的雅旺斯星空露营地体验飞盘高尔夫。我们也希望能与省内更多景区开展合作,通过这个项目、用更多高水平比赛,让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朋友来此欣赏大美龙江。”

    亚布力专列2日游飞盘高尔夫专场活动现场

    记者手记:“赛事进景区”的打开方式

    《意见》中提出:“引导商业综合体、景区、商圈、街区等引入体育健身、赛事活动等业态。支持在体育场馆、体育公园、运动营地等打造一批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再次强调了“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的办赛思维。如何在赛事进入景区、街区、商圈的前提下,发挥好赛事应有的效能,而不是单纯地只是“为了进而进”,应该是接下来办赛主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体育赛事的效能、体育消费的场景,正在从片面的“参加一场比赛”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赛事推进项目发展,是赛事主办方的需要;推荐当地的旅游和特色产品,是赛事主办地的需要;以参赛为契机,体验各地美食、美景,又何尝不是参赛者以及观赛者们的需要?

    这就要求办赛者在办赛过程中有更多考虑。在用专业化的赛事服务保证顺利、安全完赛的基础上,通过丰富赛事的旅游文化内涵,让举办地的优质资源和参赛者的参赛体验需求达到无缝衔接,将是未来办赛主体必须策划并付诸实践的重要元素,也是达到“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这一目标在赛事层面的必由之路。

    记者 杨镭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