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教育体育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三阶育人”助力学生成长

    □丛培鑫 本报记者 刘晓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聚焦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夯实基础、提升质效、铸就品牌”的“三阶育人”工作体系,不断开创学生管理工作新格局,为龙江振兴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强师能:构建专业化发展体系,打造育人中坚力量

    学院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创新构建“一个中心、双擎驱动、三维赋能”的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体系。以“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心”作为战略支点,制定辅导员特色管理考核体系与职称评聘办法,依托“双十赋能”培养工程,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培训平台、聚焦荣誉靶向,为辅导员提供全周期、系统化的成长支持。

    近年来,学院辅导员连续三年获省级“最美辅导员”提名荣誉称号;两个校级工作室获批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立项和立项培育项目;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辅导员联盟主办的2025年辅导员素质能力训练营中荣获“突出表现团队”称号,展现了卓越的专业素养。

    育英才:实施全方位育人工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创新构建“24小时护航工程”与“365日引航计划”育人机制。“24小时护航工程”立足安全防线建设,通过专家讲座、警校联动、主题班会三位一体模式,开展九类安全教育,并配套完善值班值守制度,形成院领导巡查、系统内轮值、辅导员驻寝、班干部协查的四级防护网络,实现安全教育与日常管理有机融合。“365日引航计划”聚焦思想引领,按月制定主题教育方案,紧扣重要时间节点,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并由辅导员细化形成“一班一策”实施计划。

    在两大育人工程驱动下,学院荣膺省级“文明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百余项,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2个,舞蹈《东方红》登上人民大会堂舞台,18名国赛获奖毕业生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获评“省首批就业示范性高校”并获得“留省就业专项奖励”。

    树品牌:深耕“畦文化”育人沃土,培育爱农时代新人

    学院根植龙江沃土,汲取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打造以“芍花文化”为底色、以“畦田精耕”为理念的学生管理品牌,构建具有农业高职鲜明特色的“畦文化”育人体系。

    推动“专管融合”。打破专业教育与日常管理壁垒,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榜样力量融入育人实践,选派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邀请行业教授驻校指导、聘请资深专家课堂授课等方式,实现专业育人与管理育人同频共振。

    弘扬“农耕精神”。开创“匠心苔情”“龙小农”等系列线上育人讲堂,将勤劳坚韧、脚踏实地、守望相助等农业优秀品质融入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培铸学生优良品格,校园文化成果两次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强化“三农情怀”。把知农爱农兴农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组织开展耕读教育、乡村振兴实践、农业技术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扎根黑土、服务乡村,学院“龙小农”青春宣讲团以“科技赋能乡村、文化润泽边疆”为使命,连续两年获国家级双示范团队殊荣。

    学院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化“三阶育人”体系内涵建设,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成效,扎根龙江黑土,服务国家战略,奋力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