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提出,新文科建设要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强调以服务国家战略、回应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文科知识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随后,教育部办公厅形成了《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要求文科专业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核心专业,必须以系统性改革破解实践能力培养的瓶颈,从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强化、评价机制革新四个维度发力,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课程的核心地位。高校需以新文科“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需求”为核心导向,结合公共管理领域对“实战型”人才的需求,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一方面,打破理论主导的传统框架,合理调整课程结构,适当压缩纯理论课程的课时比例,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和课时,开设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行政实务模拟、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形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聚焦数字政府、基层治理等跨领域需求,推动跨学科课程建设,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开设跨学科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首先,加强校内实践平台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实验室、模拟政务中心、公共政策分析中心等校内实践基地,引入先进的模拟教学软件和设备,模拟政府部门的工作场景和业务流程,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开展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深化校外实践基地合作,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制定完善的合作机制和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职业规划,为学生安排针对性强的实习岗位,让学生深入参与实际工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行政决策执行、基层社会治理等具体业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同时,建立实习导师制度,由高校教师和实践基地的业务骨干共同担任学生的实习导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跟踪评价,确保实习质量。此外,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公共政策模拟听证会、基层治理调研竞赛,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方面,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鼓励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等实际工作岗位挂职锻炼、顶岗实习,积累实践经验。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机制,定期选派教师到政府部门担任顾问、助理等职务,参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工作,了解公共管理实践的最新动态和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聘请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设实践课程、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弥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研讨会、培训班等,学习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
革新评价机制,确立实践能力培养导向。新文科背景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实践能力评价需突破以理论考核为核心的传统范式,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维度,需建立模块化、可量化的实践能力指标体系。依据公共管理岗位对从业者核心能力的需求,将实践能力解构为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行政实务操作、公共政策分析、跨部门沟通协调四大核心模块,并参照《指南》中实践育人相关要求制定评价标准。在评价方式维度,需构建过程性与终结性并重的动态评价机制,将学生在课程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表现纳入评价范畴,同时系统收录学生不同阶段的实践成果,纵向对比呈现学生实践能力的进阶轨迹。在评价主体维度,需构建多元协同、权责明晰的评价共同体,依据“谁参与实践、谁掌握能力表现”的原则,划分评价主体的权责边界。教师侧重评价学生实践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导师重点考察学生实务表现,服务对象对问题解决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进一步完善实践能力评价体系。
新文科建设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该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充分认识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出色实践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系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研究”(编号:NC23C271)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