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辉
随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与发展,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路径。面对数字化时代青年学生认知习惯和学习方式变革的现实,传统思政教育亟须突破传统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入重构教育生态。以数字技术为纽带,打通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纵深与时代共鸣的通道,构建系统性的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路径势在必行。
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在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中,需统筹推进资源整合、技术转化、体验升级与动态运维等方面,形成系统完备的建设体系。在平台共建方面,高校需与各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打破地域和部门之间的限制,通过联合普查、共建共享清单等方式,归集革命遗址、文物、文献等分散资源,建成统一规范的数据库,方便管理、检索和应用,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在技术应用方面,借助高精度数字扫描等技术,将革命遗址、文物、纸质文献等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清数字影像或三维模型,以实现更多资源的数字化保存,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可反复调用的翔实数字素材,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播应用场景。在用户体验方面,平台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方便师生快速找到所需功能板块及红色文化资源;功能设置需兼顾基础性与互动性,在完善检索、浏览、下载等功能外,增设在线讨论区、智能推荐等互动模块,促进用户思想交流与资源共享,提升平台使用黏性。在资源更新方面,需组建专职运维团队,建立严格审核机制,定期抽检校验入库资源,确保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与安全性;同时结合社会热点与教学需求,及时补充新内容与研究成果,不断增强平台的活力与吸引力。
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在红色文化思政教学中,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教学感染力与实效性。VR 技术可构建沉浸式教学场景,助力学生深化情感体验,思政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为学生打造虚拟教学场景,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受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和爱国情怀。例如,在理想信念教育主题下,思政教师可设计重走长征路环节,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直观感受红军翻越的崇山峻岭、蹚过的湍急河流等艰难险阻,配合文字介绍与音频讲解,使其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生成背景与时代价值。AR 技术能实现虚实场景融合,增强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在思政实践教学中应用AR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视听盛宴,以增强思政教学的趣味性。例如,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活动,学生借助AR眼镜可看到动态的历史画面和人物介绍,仿佛历史人物就在眼前重现,让红色文化在交互体验中更易被感知。AI 技术可提供智能化教学支持,提升教育针对性,开发智能问答系统,既能辅助教师解答红色文化相关问题,也支持学生课下通过语音或文字获取精准答案;同时,系统可依据互动记录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与路径,让思政教育更贴合学生需求。
加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为适应数字化时代教学需求,高校思政教师需具备多媒体素材制作、数据分析、数字化教学等核心技能。为此,高校应针对性开展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专项培训,通过多元举措筑牢能力根基。一方面,要搭建专业化培训平台,邀请数字化教学领域专家与优秀教师担任讲师,系统分享数字化教学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例如,邀请拥有多媒体素材制作经验的讲师,帮助思政课教师熟练掌握运用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工具,对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图片、视频进行加工和编辑,制作符合教学需求的优质多媒体课件;邀请擅长数字化教学应用的讲师,详细讲解数字技术在红色文化思政课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与实操技巧,助力思政教师提升数字化教学实施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自主学习与能力进阶,引导思政教师主动利用线上学习资源,结合自身短板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在空余时间系统学习相关课程,不断夯实综合素养,为数字化教学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完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高校完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应坚持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确保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以此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作出科学全面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从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提升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等三个维度展开。在知识掌握层面,结合阶段测试成绩、作业完成质量等进行评估;在能力提升层面,通过分析学生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参与度、互动轨迹及任务完成表现等数据综合考量;在情感价值观转变层面,则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程度及价值观塑造成效。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聚焦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教学方法有效性及教学实际效果等方面。在具体指标的设计上,可考查思政教师能否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数字化教学手段有机融合,设计出兼具思想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作出针对性调整和改进;关注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性是否得到有效提升等。对平台运行情况的评价,需围绕数字化平台的稳定性、数据安全性、资源丰富性、用户满意度等展开全方位评估,为平台的优化升级提供依据,确保其持续平稳运行并有效服务于思政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数字化发展,是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键举措。展望未来,高校需以更高站位深入探索创新,推动红色文化与数字化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红色文化基因在数智时代的思政课堂中永葆生机活力,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