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姿杉
佳木斯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和省委有关要求,以“开门教育”为重要抓手,通过深入调研听民意、真抓实干解难题、持续发力促发展,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师生的具体行动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自4月以来,佳木斯大学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启动“靶向问诊”式调研,校领导班子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医学院、药学院等教学和科研一线开展调研走访40余次,与师生面对面交流,精准捕捉诉求。同时,通过发放征求意见清单、召开师生座谈会、开通网络留言板等渠道,分类梳理领导班子建设、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意见建议82条。其中,针对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27条,涉及教学、科研等学校运行各环节的意见55条,为后续整改提升明确了靶向目标。
在收集意见基础上,学校以“五联系”制度为纽带,构建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坚实桥梁。截至目前,校领导班子开展联系活动37次,解决实际问题12个。对征集意见建议实行“分类处置、立行立改”,依托“校领导开放日”推动职能部门与学生双向互动。针对学生反映强烈的图书馆自习室开放时间问题,学校统筹协调多部门推出24小时自习室,以贴心举措助力学风建设,让师生切实感受到问题解决的“加速度”。
学校以党员“五争当”活动为载体,在教学科研、医疗护理、后勤保障等关键领域设立党员先锋岗446个、党员责任区281个,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收获黑龙江省教学名师、佳木斯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在省级教学成果奖、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及各类学生竞赛中斩获佳绩。
同时,通过“部(处)长见面会”教师发展座谈会搭建职能部门与教师的沟通平台,8个部门负责人与30余名教师代表围绕职业发展痛点问题深入交流,当场解决21个问题,有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结合市校融合发展需求,学校建立“为师生办实事、为社会办实事”台账。
佳木斯大学始终秉持“三根”育人精神,将师生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尺,通过“开门教育”让学习教育成效可感可及。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学查改”一体推进,常态化开展意见征集与问题整改,以建设“幸福佳大、勤廉佳大”为目标,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