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教育体育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深化,新文科建设理念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范式。当前,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表演艺术的跨界融合和多元审美趋势的兴起,对音乐表演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跨学科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作为兼具艺术性与实践性的学科领域,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亟须突破困境和局限,探索以新文科理念引领、适应社会需求与行业变革的创新路径。

    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是新文科背景下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的基础环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大力度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对现有音乐表演课程进行系统梳理,剔除重复内容和与行业发展脱节的陈旧知识,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其次,定期根据行业最新需求动态调整音乐表演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并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占比,以此来提升学生以市场需求为基准的专业技能和表演能力。最后,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创造性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增强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设跨学科课程。增设与音乐表演专业关联性较强的跨学科课程,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开展联合授课,为音乐表演人才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专业视野和专业能力。例如,引入艺术管理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演出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培养其策划与组织能力;增设文化产业相关课程,帮助学生精准把握音乐表演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点,提升市场竞争力;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为学生深入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奠定基础,提升其未来演出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是新文科背景下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的关键选择。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高职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兴趣偏好,提前确定项目式学习的项目选题,保证项目选题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现实可操作性,而后在课堂上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从曲目选择、舞台设计到宣传推广的全过程项目执行环节,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锻炼学生项目管理和执行能力。工作坊教学。工作坊教学具有互动性强、灵活性高的特点,将其有机融入高职院校音乐表演课堂教学,符合新文科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足够优秀的音乐表演人才。实施工作坊教学,教师需要提前进行深入调研,确定主题选择、专家邀请、学生分组讨论、成果展示等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与专业音乐表演人士交流的机会,进而激发其创作灵感和实践热情。

    实践环节强化。实践环节强化是新文科背景下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的拓展延伸。深化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是强化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当地文艺团体的沟通和交流,共建音乐表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其中高职院校可以依托文艺团体的市场资源,在教学中精准把握行业前沿和实际需求,以此为依据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文艺团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演出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行业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据此获得从高职院校引进高素质音乐表演人才的优先权,进一步充实剧团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互利共赢。拓展实践平台。拓展校内外实践平台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校内,高职院校可以投资建成多功能音乐厅,定期举办校园音乐文化节,邀请行业音乐表演人士进校表演,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在校外,与知名演艺公司合作,借助演艺公司的广阔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文化演出活动,使其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校内外结合拓展实践平台,进一步推动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是一场持续深化的教育改革探索。未来各院校还需进一步深化二者的融合,在坚守艺术本体价值的同时积极主动适应新文科建设要求,立志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更多兼具艺术造诣和社会责任的高素质音乐表演人才,进而为新时代文化繁荣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本文系2024年度湖南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一般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湖南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证研究(项目编号:ND248491)。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