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赛评审现场。图片由省科技馆提供
本报讯(郑文君 记者彭溢)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黑龙江赛区初赛日前在黑龙江省科技馆圆满落幕。本次大赛设置创意作品大学组、中学组以及科普实验中学组三项比赛,经专家严格评审,80组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复赛。
本次大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黑龙江赛区由黑龙江省科协、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黑龙江省科技馆承办。大赛紧扣“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聚焦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考查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此次黑龙江赛区赛事覆盖全省13个地市,走进了340所学校。全省青年学生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共征集到5576组作品参赛。黑龙江省科技馆创新活动形式,将赛事活动与科学家精神宣讲、教育活动和流动科技馆巡展相结合,大力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把优质科教资源送入课堂,深度融入学校科学教育体系,赢得师生广泛赞誉。通过参与赛事,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被充分激发,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初赛阶段,黑龙江赛区组建专业评审组和监审组,对各参赛作品开展严谨、公正的评选工作。最终,各项目各组别共评选出一等奖101个、二等奖209个、三等奖316个,并评选出人机协作大学组20组、科技改变生活中学组20组、未来太空车中学组40组共80组队伍晋级复赛,他们将在5月25日举办的黑龙江赛区复赛中竞技比拼,继续展现龙江学子创新风采。
比赛结果详情可登陆黑龙江省科技馆官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