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横岱山 东北的阿勒泰

    横岱山景观。

    □文/摄 聂国雁

    提起阿勒泰,很多没去过新疆的人会以为是一个景区或是一座山峰,大概源于阿尔泰山的谐音。这不,我刚从新疆回来不久,看到朋友圈有条消息,“横岱山一日游,欣赏东北的阿勒泰——某某旅行社”。出于好奇心,近日,我决定跟团去看看这个东北的“阿勒泰”。

    在旅游大巴车上,才知道所谓的东北阿勒泰,就是位于黑龙江省桦南县的横岱山。

    不到一小时的车程,眼前便展现出层层叠叠的山峦,峰连着峰、岭连着岭,导游说,眼前就是横岱山。初见横岱山,我感觉是被风牵着来的。车还在山脚下绕,透过车窗就先听见风的呼呼声,抬头望,竟见无数白色大风车从黄绿相间的田野和茂密的山林中拔节而起,叶片在蓝天下缓缓划着弧,像给天空镶了圈流动的银边。

    大巴停在山路边上,游客下车往山上走,脚步落进没过脚踝的青草里,软得让人想踮着脚再轻些,怕扰了这满坡的绿。草色是极匀净的,从山脚铺到山头,像谁把一缸浓得化不开的绿颜料泼在了山上,又特意在草间撒了把碎星子——是些不知名的野花,紫的、黄的、粉的,不扎堆,不喧闹,就那样零星缀着,倒让这绿多了几分俏皮的灵动感。

    一边走一边回望,随着高度增加,视野愈加开阔,景色愈加美丽,正应了那句“无限风光在险峰”。一行人喘着粗气,站在山巅四望,才算懂了“风光如画”的真意。近处是漫山的草与花,那泼向山坡的绿染料肆意流淌,一直晕染到视线的尽头。风一吹,草浪推着花香直往鼻孔里钻,清清爽爽的,混着泥土的温润。远处的山和天空相互映衬,淡青、深绿、浅蓝糅在一起,像幅没干的水墨画,连轮廓都软乎乎的。山脚下更热闹,万顷农田铺成碧色的海,风过处,青纱帐碧浪翻滚,连带着山上的大风车都似被这生机感染,转得更欢了,叶片带动风的声音,成了这山野最清亮的背景音乐。

    山道上总见着三三两两的人,有举着相机的游客,对着风车、远山拍个不停,偶尔为选角度争论两句,声音被风揉碎了,倒不觉得吵;还有穿婚纱的新人,白纱在风里飘着,新郎牵着新娘的手,在花丛边慢慢走,摄影师举着镜头,要把这山、这风、这满眼的苍翠,都装进他们的幸福里。风掠过新人的发梢,也拂过我的衣角,带着草木的清香,混着新人笑靥里的甜,竟让人觉得,这风都有了几分温柔。

    我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看风车转了一圈又一圈。风不停,风车就不停,那呼呼的声响,竟把山野的寂静都盘活了——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只有风与草的私语,风车与山的和鸣。原来寂静从不是无声的,而是像横岱山这样,有风的声、草的动、人的笑,都融在一起,成了最鲜活的风景。

    起身离开时,风又在送我们。回头望,白色的风车仍在蓝天下转动,满坡的绿与零星的花,在阳光下闪着光。原来有些风景,不必刻意记,风会带着它的香,风车会带着它的声,悄悄住进心里,绵延在记忆深处。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