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鱼皮邂逅现代科技,当民族技艺拥抱国际舞台,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在青岛精彩上演。10月16日至1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现场,来自佳木斯市的赫哲族鱼皮艺术作品惊艳亮相,以实物展陈、技艺演示、现场路演三重形式,将这支“渔猎民族”的文化瑰宝推向世界,更展现出非遗保护与版权建设深度融合的崭新成果。
走进黑龙江展厅,来自佳木斯的鱼皮艺术品格外亮眼。其中,非遗传承人马华创作的《龙图腾》《双鱼图腾》鱼皮浮雕画尤为吸睛——五轴雕刻机精准勾勒出立体轮廓,搭配赫哲族传统鞣制缝制技艺,让鱼皮在保留原始肌理的同时,呈现出特有的细腻质感,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此迸发奇妙火花。“以前总觉得鱼皮制品粗糙陋,没想到能做成这么精致的艺术品!”驻足展区的观众发出由衷赞叹。这份惊艳背后,是赫哲族手艺人对技艺的创新突破。

非遗传承人相互切磋交流
哲艺堂解永亮带来的《梅兰鹤禧》鱼皮画,在传承古法鞣制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防腐固色、防潮定型的关键技术,不仅将鱼皮艺术的保存周期延长数倍,更通过浮雕与染刻的融合,让传统图案在动静之间尽显韵律之美;依玛哈公司推出的鱼皮迷你小衣服、雪人挂件等文创产品,则以清新配色与可爱造型,让古老技艺走进日常生活,成为非遗“破圈”的生动注脚。“鱼皮鞣制得经过浸泡、刮净、晾晒等十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是赫哲族传统的智慧。”展区内,依玛哈传承人赵同华的现场路演,将观众带入赫哲族的渔猎世界。她不仅演示了鱼皮制作的全流程,还生动讲解了伊玛堪说唱的艺术特色,让观众在触摸鱼皮纹理的同时,读懂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马华赫哲鱼皮画展位打卡集印章
近年来,佳木斯市深挖赫哲文化资源,构建起“资源活化-品牌赋能-对外传播”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通过版权登记保护技艺创新,借助文创开发激活传统元素,依托国际交流拓宽传播渠道。如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赫哲族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助推民族文化“走出去”》入选国家版权局第二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推动赫哲文化‘双创’与国际转化”项目被列为全国2025年地方版权故事国际传播立项项目,千年鱼皮正以崭新姿态走向世界。佳木斯赫哲族鱼皮文化的亮相,不仅为版博会增添了民族色彩,更勾勒出非遗保护的未来路径。
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佳木斯市版权局局长崔国新表示,下一步,佳木斯市将以此次参展为契机,持续深化赫哲族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千年鱼皮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让更多民族文化瑰宝借助版权力量,在国际舞台上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