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微观视角下的山乡巨变图
    读《山这边,山那边》

    《山这边,山那边》/劳罕 邢宇皓 卢泽华 常河/安徽人民出版社/2024年4月

    □罗华宝

    在书店看到《山这边,山那边》这本书时,有趣的书名莫名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促使我翻开一探究竟,读着读着,不由被书中的真实故事深深吸引。

    《山这边,山那边》是一部极具深度与广度的报告文学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通过对两省交界、隔山相望的两个村庄发展历程的记录,以及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和中国农村变革的深刻洞察,为读者呈现出一幅跨越30年的山乡巨变图景。

    该书故事围绕苏皖交界的伍员山展开,山的两边分别是安徽下吴村与江苏洑家村。作者团队通过长达30年的跟踪调研,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素材,让读者得以见证这两个村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起伏与变迁。从农村改革的探索,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摸爬滚打;从脱贫攻坚的艰苦努力,到乡村振兴的华丽蝶变,每一个阶段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农村改革初期,下吴村和洑家村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但却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下吴村的村民们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产业模式,尝试种植经济作物、发展乡村手工业等。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市场信息,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遭遇了诸多挫折。而洑家村则凭借地理位置优势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率先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为村庄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种对比式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两个村庄发展路径的差异,更让我们看到了改革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两个村庄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下吴村在经历了初期的失败后,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求与外界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实现了产业升级。洑家村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发展了农产品加工、特色民宿等产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这一时期的描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对农村的巨大影响,以及农民们在适应市场变化过程中的智慧与勇气。

    脱贫攻坚阶段是两个村庄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吴村和洑家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大了对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帮助村民摆脱贫困。书中生动地描绘了扶贫干部们深入基层、与村民们并肩作战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而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下吴村和洑家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两个村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文化内涵,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下吴村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洑家村则在生态保护方面下功夫,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这部作品的魅力不仅在于丰富的内容,还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两个村庄的描写,作者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勤劳致富的精神风貌。

    在文学表现手法上,《山这边,山那边》也堪称典范。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村庄之中,亲身感受到村民们的喜怒哀乐。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两个村庄的特点和发展差异,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山这边,山那边》以微观叙事的方式,展现了宏观的时代变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农村发展的窗口。这部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民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农村发展的无限潜力。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