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赓续红色血脉
    读《铭记中前行:抗战英烈事迹选》

    《铭记中前行:抗战英烈事迹选》\编写组\新华出版社\2025年6月

    □钟芳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以红色信仰诠释爱国情怀的《铭记中前行:抗战英烈事迹选》,于火热的季节与我们见面了。这部饱含真挚情感的佳作,以近百位抗战英烈的真实事迹为经纬,用苍劲的笔触,精心勾勒出这些抗战英雄们抵御外侮、舍生取义的凛然风骨。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百位抗战英烈,如百面鲜艳的旗帜,他们在战火中奋勇杀敌,用一腔热血谱写了14年抗战的壮美篇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书中讲述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为掩护八路军主力部队转移,血洒太行的感人事例;摹写了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英雄壮举;记录了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浴血奋战,守卫上海的赤胆忠心。书中还特别撷取了张自忠将军战前写给将士的亲笔信:“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视死如归的铮铮誓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钢铁意志。当年,朱德总司令为左权题写的挽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成了左权将军赤忱爱国的真切写照。而如今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畔的群雕,则将冷云等八位抗联女英雄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镌刻得高耸入云,令人肃然起敬。

    为了全方位地展现抗战英烈们的心路历程,全书在编排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红色的封皮象征着英雄们炽烈的爱国热情,契合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信念。为了突出人物的独特个性,每个事迹均辅以珍贵历史照片和烈士语录。佟麟阁将军“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的铿锵手迹,戴安澜将军“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家书绝笔,这些原生态史料让英雄形象鲜活生动,跃然纸上。编排中,编者也并未刻意拔高人物,而是通过行军日记、战地书信等点滴细节,真实展现英雄身上的人性光辉。如记述谢晋元团长在抗战“孤军营”中仍坚持教士兵识字,彭雪枫将军用个人津贴为战士购置棉鞋等事迹,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英雄亦是血肉丰满的普通人。书中还收录了普通战士的家书,一位战士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儿在前线一切都好,请母亲勿念。若儿不幸牺牲,望母亲以有儿为国捐躯为荣。”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折射出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最深沉、最真挚的爱国之心。越是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特殊情境中,一行手迹、一封家书、一次急困中的雪中送炭,越是能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亲人与骨肉,战士与家国,在这些抗战英雄们心中都重似千钧。但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驱走凶顽的侵略者,他们不得不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毅然扛起钢枪,奔赴抗日的前线,去冲锋陷阵,去杀敌御国。牺牲与奉献,赤诚与担当,谱写出不朽的抗战传奇,也让他们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挺起了不屈的民族脊梁。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书中记录的每一次舍生取义的抉择,都是对爱国情怀最好的诠释。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自觉,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其中,抗战精神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尤具启迪意义。书中展现的英烈们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不屈意志,对当下化危为机,迎接时代挑战,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英雄们舍生忘死、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正是我们汇聚各方合力、锐意进取的强大保障。特别是书中基层党员的感人事迹,如李林组织群众“一手拿枪一手种田”的斗争实践,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如何扎根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鲜活范本。该书作为一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其现实意义已然超越了一般历史读物。

    翻阅这部英雄谱,是对英烈的最好铭记,它让宏大的抗战史诗拥有了触手可及的温情与力量,激励着我们在新长征路上,勇毅进取,攻坚克难,夺取更大的胜利。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