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哈尔滨站历史上的那些门

    原创王宝滨 大话哈尔滨 

    值班大话君:秋深月影

    图1、昔日哈尔滨站(郭长武老师摄)

    说起哈尔滨火车站的大门,自然会使人联想到哈站的旅客出口。其实,昔日的哈站除了旅客出口以外,还有一些不走旅客的门。有的是铁路职工“通勤口”,有的是供载货汽车通行的门……。然而,今天它们均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1号门说起。1号门位于现哈尔滨站南候车大楼左侧的铁路街上,门脸斜着道对面的海关街街口,是一个只能走人,不能走的车门,俗称“通勤口”。供家住南岗一带的铁路职工凭带照片的通行证通行。也准许持有证件的哈局及国内其他铁路局职工通行。它紧靠哈站候车室,进门就是第一站台,无票旅客可由此混进、混出哈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把守1号门的门卫特别牛!

    图2、昔日格兰德旅馆大楼照片(网络片)

    那时,哈机乘务员公寓在1号门外的松花江街上,是“终着”(到终点)乘务员去公寓的必经之路。蒸汽机车时代的乘务员(司机、副司机和司炉),下车后浑身上下油渍麻花的(人称“油包”),不分昼夜出入于此。通行的铁路职工都让路躲避。乘务员公寓是一幢三层红砖旧建筑,它就是哈尔滨历史上著名的格兰德旅馆大楼。

    2号门。2号门在现哈站南候车大楼右侧,双扇大铁门旁边有个小门,道对过是南岗颐园街街口。2号门是汽车唯一能开上哈站站台的门,常有急诊救护车或押送重犯的警车由此进站。如果有门牌应为月牙街6号,因东邻哈尔滨工务段是月牙街2号,它们中间夹着哈站行李房。

    此门还被称为“邮政口”。它是哈尔滨邮政局邮袋运输专用门。挂在客车上的邮政车(厢)进站前,装卸邮袋汽车、电瓶车带拖车进站台做好准备,因受停车时间有限,火车进站后必须装卸车。邮政车厢虽挂在铁路客车车体上,但它隶属邮电部门管辖,车上的押运员也是邮局职工。

    图3、昔日3号门外密集的棚户区(网络片)

    3号门。3号门位于现道里地德里小区,旧地名称“地包”(即俄语机车库的译音)。哈尔滨车辆段位于3号门内,该门隶属车辆段管辖,由此可以进站。双扇大铁门带个便门,既可走人,也可走车。供车辆段的汽车、以及道里的铁路职工凭证通行。

    中东铁路时期的“地包”,为俄国铁路员工宅区。有俄式民宅、俱乐部、学校等建筑。因车站货场、煤台和行李房大批雇用劳力,吸引大批“闯关东”者到此找活干,并盖房子聚居于此,逐渐密集的棚厦鳞次栉比。直到经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造后,这里的环境才得以改善。

    4号门。4号门位于道里区警校胡同和伊维尔教堂南端。门内有哈尔滨机务段、哈尔滨水电段和哈尔滨电力段,直通哈站。双扇大铁门外加一个便门。既可走人,也可过车。隶属哈尔滨机务段管辖。供家住道里的铁路职工凭证通行。机务段内线路密集,出入库线、整备线机车游弋,机器声、风笛声(门内严禁鸣汽笛)喧嚣,机车库、转车桥(转盘)和办公楼等建筑(设施)星罗棋布。

    图4、原哈机中东铁路时期的机车库(宋文勇老师摄)     

    图5、原哈机整备线煤台(《哈尔滨机务段志》)

    哈机职工食堂在4号门外警校胡同旁边,是一栋俄式青石贴面“石头房子”。同类的房子前后还有数栋,估计是当初警校的校舍。1970年学校组织我们去哈机“学工”劳动时,中午我和同学常去食堂。破败不堪的伊维尔教堂在食堂北侧。4号门具体位置?大约在现哈站北候车大楼楼门口。

    6号门。6号门位于现安发桥西北侧,虽是一个专供火车通行的门,但也可走人。它是哈站通往哈车辆厂专用线的门,出门外不远便是抚顺街铁路道口。这条南北走向的铁路穿行于“安字片”街道间,著名哈尔滨籍作家梁晓声的家,就在铁路西侧不远处的“光字片”,中间隔着昔日大名鼎鼎的莫斯科兵营。

    7号门。7号门位于道里抚顺街与安道街街口处,是一个只走火车门。从大门通过的铁路线叫道里支线,是哈站通往哈车辆厂的专用线。这里过去设有一处有人看守道口,7号门一度由道口员代管。该线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被拆除。后经改造后的7号门可以走汽车,由哈尔滨机务段派人看守,供哈机汽车、职工通行。

    此外,哈尔滨站货场还有3个货物大门,沿现铁路街向南,依次是进货门、中货门(出货门)和重货门。顾名思义,重货门是专为运输重大货物而设置的。哈站重货线在门里南侧,配备有轨道龙门吊车和货物高站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尔滨站货场是哈尔滨货物重要集散地,每天出入货物大门的各类车辆车水马龙,这些货物大门为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立下汗马功劳!

    图6、昔日站前哈尔滨工务段段舍址,现连同最后的月牙街已消失殆尽(网络片)

    5号门。这个门我有点叫不准。为此,我走访了几位“老铁路”,他们都说重货门就是5号门。此话有一定道理,因进货门、中货门只准过车,而不准走人。而重货门既可走,又可走人。既然如此,应有排序。是否?还望知情老师赐教。

    此外,紧靠哈站线路的哈工、哈电、哈尔滨配件厂和哈客仓库等单位,都有通往哈尔滨站的后门,因没有排序而在此无需赘述。

    哈尔滨站大门的变迁,是哈尔滨站乃至城市变迁的一部分。谓沧海桑田。时代在前进,现已消失殆尽的“通勤口”、百年货场和百年机务段等站段大门,遂成为哈尔滨城市的记忆! 

    2022年4月26日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