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与史前巨兽的“面对面” 青冈借猛犸象文化符号出圈

    镇馆之宝。

    文创雪糕。

    文创产品。

    □文/摄 本报记者 董新英

    如果说每一个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那么,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当属一对长度分别为3.25米与3.5米的猛犸象象牙。这个博物馆是“中国猛犸象故乡”——青冈县的文化地标。日前,在我省公布的“黑龙江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评选中,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案例成功入选,是全省唯一一家入选的县级博物馆。

    猛犸象文化符号“出圈”背后……

    与史前巨兽“面对面”,这个博物馆是媒介。青冈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长马丽娟介绍,该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县级第四纪古生物化石专题展馆。

    “这是新馆。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移址建设项目于2022年6月启动,2023年4月初正式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61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84平方米,馆内布展面积近3000平方米,于2024年5月18日开馆,免费对外开放。”马丽娟告诉记者,“馆内布展充满现代科技感,一步一景,寓教于乐,全方位、多角度运用声、光、电技术展示冰河世纪的奇幻,让科学变得更有趣,让远古变得更贴近。”

    她介绍,早在2014年,青冈县就成立了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旧馆位于县文化中心广场西南侧,由闲置的小剧场改造而成,总面积1080平方米,展厅面积500平方米,共展出猛犸象、披毛犀等完整化石骨架10具,骆驼、大角鹿、东北野牛等化石珍品84件。

    十余年间,青冈县注重挖掘“中国猛犸象故乡”这一文化符号。从旧馆到新馆,不仅展陈面积扩大,展品也更为丰富。馆内展品均为青冈县出土的第四纪古生物化石,种类丰富、数量巨大,其中包括以猛犸象、披毛犀为代表的完整化石骨架26具,东北野牛头骨100个,其他化石珍品84件以及近4700件化石散件,几乎再现了第四纪古生物群落的原貌。

    马丽娟还提到,2016年,青冈受邀参加北京大学“首届化石文化周”活动,展出的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等实体真骨化石令观众大开眼界。同年,青冈化石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进行推介。如今,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已成为北京大学化石保护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化石保护研究中心在青冈的研学基地。

    中国猛犸象故乡,何以是青冈?

    青冈县能够确立“中国猛犸象故乡”这一文化符号,原因诸多,其中专家学者的权威认定是根本依据。

    “青冈县猛犸象化石赋存数量最多,保存度极高,出土地点集中,并且极有可能揭示猛犸象死亡之谜,在世界同类同时期动物群记录中首屈一指、全国罕见,是猛犸象在欧亚大陆上最后的演化中心,是这一史前巨兽的最后乐园。”这是专家在青冈县邀请国内顶级古生物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时给予的评价。

    经2007年至2012年第三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确认,青冈以猛犸象、披毛犀为代表的第四纪古生物实体化石达32种。通肯河右岸已发现记录在档的古生物化石出土点40多处,每年出土化石散件近5000件,累计已出土化石数量逾10万件,古脊椎动物化石骨架达100多具。出土的猛犸象、披毛犀、原始牛、普氏野马等冰河时期古生物化石达40余种,形成了完整的动物群,其种类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

    青冈县出土第四纪古生物化石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当时,芦河镇农民在修建宏伟水库时首次发现猛犸象门齿化石。此后,在德胜、永丰、民政、迎春等12个乡镇陆续出土了大量第四纪古生物化石。

    2015年11月,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专家组赴青冈县进行地质勘测及保护性挖掘,短短3天时间,便在德胜乡英贤村化石保护核心区发现了猛犸象锉齿、象牙、王氏水牛角及头骨等各类化石10余种,青冈化石的地质学术价值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这些古生物化石的出土,充分证实了在距今1万至4万年间,青冈县曾是猛犸象、披毛犀、王氏水牛等古动物繁衍生息的宝地。

    自2016年起,青冈县加大工作力度,由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与青冈县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举办化石调查评价项目咨询会,诚邀多位国内顶级古生物专家前来实地考察与研究。

    2016年7月12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授予青冈“中国猛犸象故乡”荣誉称号。同年12月,青冈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2017年2月,青冈通过了住建部国家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组织的国家自然遗产产地评审,青冈猛犸象动物群化石被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第二批)》。2018年,位于青冈县德胜镇的黑龙江青冈猛犸象地质公园被批准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这是一个以猛犸象、披毛犀等第四纪古动物群化石保护为主体,结合地层剖面、构造形迹等地质遗迹资源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主题邮局 “递”出地标明信片

    青冈县深挖这一文化品牌,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元素和艺术价值,打出“研学+文创+旅游”的组合拳,以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丰富县域经济内涵。

    猛犸象,这种冰河时代的传奇巨兽,是人类早期洞穴壁画和雕刻中的常客。它们起源于非洲,逐渐扩散至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它的演化故事就是一部跨越数百万年的史诗,见证了远古生物的兴衰存亡。

    馆内的互动体验区让游客,尤其是青少年,能够快速了解相关知识。此外,可供线上同步参观的VR数字云展馆,让人得以跨越时空,幸会猛犸,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冰河世纪的奇幻。

    在展馆一层设立的“中国猛犸象故乡主题邮局”里,开发了丰富的以猛犸象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化石模型摆件、古生物主题文具、科普图书、文化衫、护照、冰箱贴、明信片、文创雪糕等,供游客选购,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效益的转化。在这里,游客可以寄出一张盖有“中国猛犸象故乡”邮戳的明信片,传递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

    为传播化石文化、讲好化石故事,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群体,设计推出了亲子教育活动、学校团体参观、成人讲座、专题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教育项目。博物馆的年参观人次从过去的2万大幅增长至8.2万,其中青少年观众的比例显著提升。同时,系统性的科普教育也吸引了众多学校和社会团体的合作,使其成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被国家评定为2024年度AAA级景区。新馆自开馆以来,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近14万人次,其中域外游客达3万余人次。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