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藻
从2007年至今,我前前后后去过伊春六次。见过了林都的清凉之夏,也目睹了红松故乡的冬之壮美,更感叹于恐龙之乡悠久的历史,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负氧离子。据统计,伊春森林覆盖率高达80%之多,空气质量位列黑龙江省第一名,因此,又被称为远离海洋的“海”。伊春有句城市宣传金句:林都待客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可。
回想我第一次去伊春,是16年前与大学同学相约到汤旺河漂流。那时我们才三十出头,正值盛夏,冰城也酷热难耐,一脚踏进伊春,满眼的绿色扑面而来,顿觉神清气爽,完全没有了热的感觉。随便呼吸上几口,不吃饭都是令人愉悦的满足。更何况我们还品味了诸多的山珍野味,还有大学毕业十多年久别重逢的喜悦加持!在欢聚、欢聊与让人彻底释放的漂流中,我们好像找回了青春的影子。初见伊春,一见钟情!
2014年,我去了两次伊春。3月,我和高中同学抓住冬天的尾巴,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日月峡滑雪。冬日里,伊春广袤的森林银装素裹,厚实的雪白得发光,穿上色彩艳丽的滑雪服在雪道上呼啸而下,任凭风声从耳畔擦过,青春的激情一下被点燃。有词为证:
《一剪梅·伊春日月峡滑雪》
一片春色已嫣然。
风起无端,雪落无端。
银花飞絮隔窗看。
春意阑珊,情意阑珊。
林都雪谷味百般。
日无谁见?月有谁观?
迅驰兼叙旧日欢。
不惑欣然,何谈枉然!
那时,我们忙工作,忙孩子,忙家庭。忙碌中的放松是极度舒适的,却偏偏出了小插曲:一位男同学在中级赛道上摔下导致骨折。这样的结果是大家意想不到的,从那时起,再没有同学组织去滑雪了。也许,我们在匆忙的工作中忘记了自己已过不惑之年,需要慢下来了。
那一年的6月,机缘巧合,我又陪友人去伊春出差。朋友是做木制别墅设计建造的,看到工人在绿林中的工地上施工,看着一根根散发着松香味的梁木被搭建起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是贸然闯进童话城堡的外星人,遂对伊春生出一种情结:童话的情结。为此,我忙里偷闲跑去看了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那诸多栩栩如生的恐龙塑像大大小小遍布在绿野中,还有形形色色的恐龙化石,让我瞬间穿越回中生代。再见伊春,回望童年!
也许从那时候开始,我跟伊春就因儿童文学而结缘了。2017年冬天,中国儿童文学第五代学者论坛在伊春召开。伊春市政府依托自然优势,着力打造童话小镇。我和一群儿童文学同仁,准确说是一群“大儿童”“老儿童”入住越橘庄园酒堡。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条大街的名字:青山西大街;记得那些参会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学者的名字:吴其南、朱自强、梅子涵、曹文轩、汤素兰、王一梅、黑鹤、薛涛、殷健灵、常立、崔昕平、李红叶、涂明求……我们在那里为儿童文学鼓与呼,为童话小镇的建设建言献策。会议开得很成功,梅子涵老师结束最后的发言时播放了一首侃侃的《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那一刻,每一位参会者的眼睛都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十年后再见伊春,我心依旧!
两年前的初夏,由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省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我们学校共同举办了新时代龙江儿童文学学术研讨会。我们有机会再赴伊春考察采风。也许是承办完一场大型会议后的松弛,也许是与这些儿童文学作家、学者、出版人都是老朋友了,这一次的伊春之行格外精彩!虽然行程紧张,但日程安排得明明白白。我们先入住了大界江——黑龙江边干净温馨的小旅馆,品尝了百鱼宴,坐游船饱览了界江两岸的迷人风光,在月下尽赏嘉荫夜景,还与当地人一起在广场上翩然起舞!这里比哈尔滨更早迎接太阳,凌晨三点钟天就亮了。我虽做不到闻鸡起舞,却在一夜酣睡后早早起来,骑着共享单车,沿着界江边一路驰过。清晨的嘉荫碧空如洗,勤劳的人们已在撒网捕鱼,散在草坡上的牛儿甩着尾巴悠闲地吃草,江水静静流淌,微风伴着细雨,让我倍觉生命的美好!随手拍就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画。我还特意去逛了早市。一个城市的烟火气在这里升腾。那一盒盒的蓝莓(都柿)令人垂涎;各种我叫不出名字的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江鱼新鲜地闪着银光……早饭后,我们去了风光宜人的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一路绿水青山,一路欢歌笑语。一幅幅不需过滤的美照在此诞生。最美妙的就是最自然的,最自然的也是最珍贵的。我们的最后一站是五营汽车营地。营地四面见山,云雾缭绕。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我们的室外下午茶在一轮轮智力接龙游戏中展开,一个个奇思妙想,一个个猝不及防,让大家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我们的烤全羊宴在天幕帐篷中进行。一群因儿童而走到一起的大儿童聚桌欢饮,畅聊,最后还玩起了童年的游戏——丢手绢,跳起了流行的兔子舞,打起了飞上天的秋千……就要离开了,我依然早早起来去营地里散步。林区文化展里有很多留下岁月痕迹的架杆机、锯架子、运材车、四轮子、拖拉机、推土机、蒸汽小火车牵引机车,还有仿建的林区人家的土坯房,这些老设备、老屋子无声地讲述着那个热火朝天、激情燃烧的岁月。继续游览帐篷区,木屋别墅区,太空舱住宿区,房车停靠休闲区,路边野花摇曳生姿,布谷鸟的叫声此起彼伏,那些漂亮的小屋都在绿林中若隐若现。行至最高处,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静湖似一面明镜,把远山、白云、绿树和独特的欧式建筑倒映其中,美到天际……这一趟伊春之行是养心之旅!更是让外地朋友爱上黑龙江之旅!
此前,我还在2018年冬天带老妈随一群真正的“老儿童”去伊春岩峰山寨参加了那里的第八届冰雪节。回想起来,那是一群多么有活力的老人呀。他们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所不能。大口吃着喷香的黑猪肉,品着绿色的山野菜,啜饮着醇厚浓郁的粮食酒,就醉在了歌里,舞里,还有那灿烂的烟花里。也曾赋诗一首:林都烟火不夜天,霞映峰峦绽笑颜。赤橙黄绿青蓝紫,冬游山寨必峰岩。那一刻,我仿佛望见了自己的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