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舍不得走了。你看,这是我家延寿县新添的‘延禧夜巷’,多热闹多漂亮。”暑假结束即将返校,延寿籍大学生王宇在朋友圈晒家乡美照,“延禧夜巷”的烟火气赢得点赞无数。
“延禧夜巷”
新建成的“延禧夜巷”是一条美食街,位于延寿县城南同福路上,距离蚂蜒河国家湿地公园不远。每当华灯初上,“延禧夜巷”化作一条流光溢彩的美食长廊。灯火璀璨中,近百个摊位前人头攒动,老式锅包肉、时蔬小炒、炸串烤鱿鱼、特色熏酱、冷盘鲜啤、各式冷饮……消夏美食品种齐全,煎炒烹炸的香气与朋友欢聚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延寿夜经济消费新场景。
“延禧夜巷”霓虹文化墙
“延禧夜巷”打卡点不少,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喷泉景观和“清凉点”,引来了食客也引来了游客。街道两侧,摊位靓装上阵,整齐划一。锅包肉摊主刘鑫宇生意火爆,一天卖个七八十份不成问题。他告诉记者:“这个夜市给我们提供了创业机会,只要不下雨生意就没说的,大家都很珍惜。”
刚出锅的锅包肉
在返乡大学生马佳伟眼中,“延禧夜巷”算是“神来之笔”。他向记者介绍,此前,他为创业做了市场调查,“延禧夜巷”的很多摊主过去也出摊,只不过是不太规范、不上档次的“打游击”。不久前,延寿县委县政府为摊主经营和消费者休闲着想,开辟了“延禧夜巷”,把每晚大量到蚂蜒河国家湿地公园休闲的市民自然引流到夜巷,引燃了火爆的夜经济。
来份心仪美食
延寿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主动回应市民和游客需求,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对湿地公园附近零散的摊位实施集中管理,打造延寿夜间新消费场景。特邀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家参与设计,以“寿文化”为引领,并借鉴外省市先进理念,进行创新设计和规划,打造夜景观夜景点。为保障“延禧夜巷”有序运营,县里多部门联动。经营时间段内,交警部门全力保障周边交通秩序顺畅;城管部门派专人定时清理垃圾,保障环境整洁;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巡查,对用电用气安全等关键环节全时段监管。这些举措为“延禧夜巷”锦上添花,正如摊主们所言:“夜巷变景点,环境很整洁,抽签定摊位,我们有信心有动力好好经营。现在大家自觉相互监督、共同保持环境卫生蔚然成风,市民叫好点赞,踊跃消费。”
夜巷烟火气
点亮小城夜,暖了一方人。不久前,延寿县召开促进夜经济发展政商座谈会,听取“延禧夜巷”摊位业主关于发展夜经济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集思广益,就夜经济的布局规划、业态丰富、配套设施等畅所欲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鼓励大家深入挖掘延寿本地特色美食文化,打造具有延寿独特风味的小吃和餐饮品牌,提升延寿夜经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周边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游客,为延寿县夜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钱玺勇 记者 李飞 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