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英烈
    ​木兰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考古发现公布

    本报20日讯(汪文华 吴海兵 记者王志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力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20日上午,由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木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木兰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考古发现公布仪式及考古发掘现场展示活动在木兰县鸡冠山举行。

    公布仪式上,省考古研究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考古发掘负责人刘伟公布2024年木兰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考古发掘基本情况。去年2月,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达11平方千米,涵盖区域10个、密营遗址337处、战壕与交通壕1610延长米;同年6月,黑龙江省首个革命文物考古发掘项目在此启动,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探方7个,共发现遗留物3724件。通过系统发掘,初步判定簸箕掌遗址属于东北抗联文化遗存。此次发掘不仅出土了枪械、粮食、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更揭示了密营的建筑布局、生活设施与战斗遗迹,生动还原了抗联部队的战斗、生活与生产场景,明确了房屋建造形制、布局及壕沟的具体功能。作为我省首次开展的革命文物考古工作,簸箕掌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东北抗联历史提供不可替代的实物支撑。

    东北抗联历史专家刘强敏从历史研究视角阐释考古发现对还原抗联历史的实证意义,揭示了新时代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在场人员对这段峥嵘历史的记忆愈发鲜活,对精神传承的方向更加明晰。

    经过多年的考察,木兰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已被权威认证。2016年3月,原黑龙江省党史研究室将其认定为“重要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同年10月,中国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专家考察团进一步确认其为“东北抗联迄今发现的面积较大、功能较全、军事设施较完备、历史遗迹较多的战迹地”。这片浸润着英雄热血的红色土地,见证了诸多重要历史瞬间。1936年8月1日,赵尚志将军在木兰县抗日根据地签发“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的通告”。这里还留存着东北抗联第三军代师长、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行见证人和揭发人王子阳的墓地,以及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参谋长许亨植的战迹地,是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斗争、发展壮大历程的真实见证。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