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景观。
□文/摄 安石榴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抱怨,而这个态度又不是来源于顺遂的人生,那我猜,他会喜欢坐落在牡丹江市的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的。
先有一湖静卧山谷之中,那从城里来的、浑身疲惫的人立马静下来,耳朵和心立即清静,仿佛大自然有降噪功能。这湖没有名字,却是美的——原来美好的事物也可以不设立名目,就那么自在悠然。湖面一片清幽藏蓝,完整地再现了一侧山的样子。我想,它复刻的完整度是惊人的,假如这座山确实想知道自己的模样,它此刻就达到目的了。我不记得在哪个湖里看到过这么清晰的山影,树冠的膨胀和起伏依稀可辨,还有白云,都和真实的存在一一对应,毫厘不差,那真是绝妙的对称,绝对的和谐。它另有半湖荷塘。东北的盛夏,是荷花盛放的季节,却也并不抢风头,它开它的,而且它知道它并不是主角。大自然中没谁是主角吧?它只是向山谷延展,将清香和青翠向时间的轴线延展。似有另一片水草,在远处一派苍茫,深不可测。人便侧了身,抬了头,眯了双眼,一味张望。虽然并不能见到尽头,只是极力远望。这就够了,满目青翠,还奢望什么?
这样稍事停顿,慢悠悠向山上行进。路两旁都是钻天的落叶松,散发着迷人的松香。人生的长路需要这样的陪伴啊:单纯的气氛,纯真的味道——这些需要自行对比昔日领受的各种香薰的味道吗?不一定啊,有时候不需要对比,就能直接判断出好坏呢,于是你知道你走在一条好的路上。
这一段路并不难走,略显艰难的是进林子爬上顶峰的路。这条需要攀登的路不长,却比较险要,眼前壁立火山石峭壁,身后又是虽然可见底却难以估量的深渊。眼睛传递给心脏一波惊恐的密匝曲线,但人却十分兴奋,知道乐趣就在这险要之中。人到底是人,需要一点儿冒险的快乐。这座山确实独特,到处都是黑黝黝的火山石,就落在树林里,当然你说树长在火山石之间更恰当。但不会有这种争论,会被一阵阵的想象覆盖。这一带群山中是有火山的。即便你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并不见火山口,好像这些火山石没有来路。然而,这恰好属于想象的空间啦!你并不知道火山的确切位置,可你眼见着巨大的或者零碎的火山石遍布,你于是确定知道,可能百万年前的纪年里的某一天,地动山摇,火团飞溅,划过浩渺的长空,它们摧枯拉朽……然后,今天,攀爬中偶尔在树的枝叶之中看到另一排山谷的开阔地,有田地,有房子,都十分小巧并安宁的样子。现实和想象让人着实震惊,充满行者自己编织的故事性,而且全是关于开天辟地的故事。
山顶是另一番气派,的确如此,需要用气派这个词汇。站在山顶上,才知道人的眼界天生是宽阔的,世界是广大的。假如一个人后来什么都看不到、领会不了,那不是造物主的缘故。我们的思想被什么困住了或者限制了?但此刻我不会想这个问题,我只想好好发一会呆。是真的发呆,我就坐在一块岩石上直视前方:那神秘的五重山峦,从苍绿到青黛、淡蓝;或者由描摹细腻的工笔树山,到浓墨的写意,再到淡淡的晕染;或者追随一片透过云层的光,看山林如同舞台的光柱打在上面,又瞬间移走。那片亮绿山林突然回归墨绿。五重山不动,却时刻在千变万化,直到大片夕阳的光辉,穿插在黑灰色的云片中,黄和橙击穿之后,层层叠叠斑斓之色将大半个天空渲染得热烈蓬勃……这时候,山风轻盈着逶迤而来,一种难以描述的东西游离于肉体之外,从眼前出发,向五重山的最后一重奔去——这里没有隐喻,这只是一个对生活没有什么抱怨、又经历了半生蹉跎的人,完美的一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