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1日29分,大暑节气正式到来。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7月22-24日。此时“湿热交蒸”达到顶点:烈日灼空如坠火,暑气蒸腾似煮汤,正是“上蒸下煮”的酷热巅峰。
大暑三候,自然暗递秋讯
一候:腐草为萤,枯草化萤火,点亮夏夜流灯;
二候:土润溽暑,雨润泥土蒸闷热,蝉嘶蛙噪满池塘;
三候:大雨时行,雷暴倾盆洗炎威,为秋凉埋下伏笔。
万物在极热中悄然酝酿轮回。
大暑习俗
莲子汤与伏茶
用莲子、银耳等食材熬制清凉饮品,或由中草药煮成伏茶,具有消暑解渴的功效。
晒伏姜
三伏天时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混合,曝晒后食用,可驱寒暖胃,预防冬季疾病。
“贴伏膘”
人们常食用面条、饺子、鸡蛋等面食,旨在开胃解馋并增强体质。
大暑养生
慢动敛阳:清晨太极、傍晚散步,避开烈日耗气;
养心守静:午憩30分钟,薄荷茶代饮,戒躁息怒。
同时,三伏的时段也与“三暑”基本重合。在这段时间里,适当使用三伏贴、于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10分钟的晒背活动、适当食用绿豆汤等,都可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大暑是夏季最酣畅的盛典。当热浪翻涌至极致,亦是生命力奔涌的高潮。不妨静坐听一场骤雨,看萤火划过夜空——最热烈的时光里,正藏着将临的清凉。
美编:冯婧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