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民生关注
    冰城深1度
    打造“放心餐”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妈妈员工”在后厨忙碌。

    □文/摄 本报记者 刘瑞

    又到开学季,校园餐能不能吃得好、吃得健康,是家长心中的大事。今年以来,哈尔滨市聚焦校园餐食品安全,进一步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各相关单位压实责任,以创新举措提升校园餐质量,努力让校园餐成为师生、家长都满意的“放心餐”。

    煎炸变蒸烤 设备上新营养升级

    学校的午餐怎么样?是否营养卫生?新学期伊始,带着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记者探访配餐企业。

    多门冰柜、多功能切菜机、和面机、切肉机、高温消毒柜……日前,记者在哈市平房区某集体配餐公司操作间看到,整洁的环境、齐备的厨具让人眼前一亮。工作人员身着统一制服,戴着口罩,熟练地准备餐食。

    不一会儿,操作间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滑溜肉片、奥尔良烤翅、白菜炒木耳、圆葱炒蛋,菜品荤素搭配、营养美味。工作人员将蒸好的米饭盛出,把做好的菜放进保温桶里,等待进一步分餐、装车。

    在该集体配餐公司操作间,9台高近两米的大型机器格外引人注意,机器的仪表盘上标注着菜品名称、装置温度、剩余加工时间等内容。该集体配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9台机器是今年耗资200万元新购进的“万能蒸烤箱”。

    “不少家长不喜欢让孩子吃油炸食品,我们今年新购进的这9台机器化解了家长的担忧,让煎炸变蒸煮。”该负责人介绍,万能蒸烤箱采用“轻烹”工艺,加工过程中可保证蔬菜水分和营养不流失,真正达到少盐、少油、少糖,让食材在制作过程中保鲜,孩子们吃起来更加营养健康。

    该集体配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万能蒸烤箱”已成为操作间的明星设备。它能蒸、烤、炖、烘焙,单次可处理30~90公斤菜品。“使用该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烹饪的安全性、灵活性和效率。”工作人员介绍,设备还能自动调节温度与蒸汽,保留青菜的维生素含量和脆嫩口感,更加美味,解决一些孩子不愿意吃青菜的问题。

    “妈妈”帮厨 校园餐暖胃更暖心

    近日一早,哈市第二十四中学食堂后厨内,60余名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有序地忙碌着。这些员工的子女近半数都是这所学校在读的学生,她们被工友亲切地称为“妈妈员工”。

    当食堂员工还有母亲这一特定身份,校园餐的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妈妈的爱”。精心挑选虾只、认真清洗蔬菜、细心剔除鸡肉筋膜......“妈妈们”不仅为孩子们的饭食层层把关,关注餐食健康搭配,还提议学校推出“每周限定餐”,将自家孩子喜欢吃的菜品做出来让其他孩子品尝。于是,吃到带着“妈妈味道”的椰浆咖喱虾、酸梅排骨、椒盐可乐饼等特色菜品,成了二十四中学学生们每周期待的“惊喜时刻”。

    校园食品安全一直备受社会和广大学生家长关注,让学生们吃得好、吃得安全一直是学校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传统的校园食品安全主要依靠外部检查、制度约束,“校长陪餐”“阳光食堂”“厨房开放日”等方式监督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但学生家长希望用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学校食堂是否做出了“放心餐”。

    “实施‘妈妈食堂’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学校食堂的供餐质量,让学生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味道’,还解决了部分家长的就业需求。”哈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对家长们发布招聘信息,确保有健康证的妈妈们根据实际特长分配适合的岗位,每个环节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管,并征求妈妈们的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在食堂工作中给予孩子们细致的关心和服务。

    “妈妈食堂”不仅是一种基于亲情纽带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创新实践,更是监管部门、学生家长与学校多元共治的具体体现。在哈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截至目前,哈市有200余所学校推出“妈妈食堂”,“妈妈员工”达900余人。

    源头管控 守好校园“每一餐”

    为保障秋季开学季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连日来,哈市各区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校园餐食材采购溯源、加工操作规范、食品留样管理等关键环节,通过进校陪餐、现场检查、全流程监管等方式,推动校园餐安全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和学生同坐一张餐桌,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日前,道里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走进辖区校园与学生一同就餐,收集学生对饭菜口味、分量配比、营养结构的意见与建议,并反馈至学校及供餐单位进行改进。通过常态化“零距离”陪餐,实现对校园餐质量的动态监测,搭建起倾听师生需求的桥梁。

    为把好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各区市场监管部门聚焦关键环节,重点检查辖区配餐企业和学校食堂环境卫生是否达标、食材采购验收是否规范、索证索票制度是否落实;在食品加工中,是否严格执行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等操作;是否严格按照品种、数量要求留存样品等环节。通过建立“检查—反馈—整改—复查”闭环管理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跟踪督办到位。

    哈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校园餐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近日,哈尔滨市团餐行业协会通过征求意见、考核评价、签订协议等方式,确定了24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全市40家在营校外供餐单位大宗食材集中采购供应商,这标志着哈市校外供餐单位在构建规范化、集约化食材供应链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校外供餐单位大宗食材集中采购制度的落地实施,既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又推动了食品安全源头管控要求落实,实现了“安全、质优、价廉”的食材供应要求,防范多头供应、标准不一的供应链食品安全风险,还实现了校园餐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进一步保障学生饮食安全与营养健康。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