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翻译培训。伊飞帆 本报记者 李飞摄
本报讯(伊飞帆 记者李飞 王志强)为让听障群体在就业、生活中享受到更便捷更暖心的服务,五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五常市残疾人联合会、五常市特殊教育学校,共同搭建起一座跨越“无声之界”的爱心桥,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初心。
听障群体因沟通壁垒,在办理社保登记、缴费及政策咨询时常常面临不少困扰。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常市人社局、残联、特教学校三方联动,从实际需求出发,制定了针对性服务举措,并签订无障碍服务合作协议。
五常市特殊教育学校选派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手语翻译老师,专项为社保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开展系统培训。老师们结合社保业务高频场景,梳理出“您要办理什么业务?”“请出示身份证”“缴费金额已核对”“请在这边签字”等30余句实用表达,逐字逐句拆解手势要领,从手掌起落的幅度到指尖指向的角度,细致示范,让“无障碍服务”从墙上的标语变成窗口前流畅沟通的实景,让听障人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尊重。
社保大厅在引入手语翻译服务的同时,专门为听障人士设立无障碍沟通服务台,定期收集意见建议,以动态调整不断升级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