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尺度,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器”,更是世界的“通用语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 率先实现“四个转变”的指导意见》,支持黑龙江、上海、山东等六省(市)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作为北方地区唯一的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省,黑龙江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全域标准创新,以标准化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前超额完成了全部试点量化任务目标,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江经验”。值此第56个世界标准日之际,黑龙江日报推出“标准化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林业碳汇标准助力第九届亚冬会实现“碳中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筑牢“大国粮仓”根基;11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助燃冰雪热;创新制定手术机器人应用3项团体标准,为全国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2023年1月,黑龙江省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六省之一,也是北方地区唯一的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省。先行先试,为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探路”,打造标准化创新发展“龙江样本”,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江经验”“龙江智慧”由此形成,并提前超额完成了全部试点量化任务目标。
视角一:顶层设计厚植沃土 为试点建设“立柱架梁”
在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轻公司”)的实验室内,操作人员正在操作扫描电镜,对公司主导修订的GB/T 3246.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进行方法验证,确定相关试样的缺陷类别。
作为哈尔滨新材料产业的“主力军”,东轻公司高性能铝合金板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为我国的大飞机C919、运20等提供关键材料支持。公司相关负责人刘洪雷介绍,2024年,东轻公司有两项标准获得黑龙江省标准化创新发展奖补资金。这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还强化了企业在铝加工标准化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后续参与更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奠定基础,助力企业在高端装备配套等战略方向上持续突破。同时还增强国内民用航空主机厂对东轻公司的信任,帮助企业在出口业务中更易获得国际客户认可。
与东轻公司一道,2024年,全省88家单位203个项目获标准化创新奖补,有效撬动了社会标准化创新活力。
而这,仅仅是黑龙江省厚植标准化创新沃土的一项举措。
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启动以来,黑龙江主动做优顶层设计,为试点建设“立柱架梁”。成立包括42家成员单位的试点工作专班,构建起1个省级专班牵头抓总,市(地)政府、行业部门、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7个方面共同参与的“1+7”工作运行模式。成立由3名院士、6名高层次专家组成的标准化战略咨询委员会,建设涵盖各行业领域566人的标准化专家库。高规格召开全省标准化创新发展推进大会,设立黑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支持标准化创新”写入《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条》……标准引领时代进步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国首届标准化知识竞赛中,黑龙江省4万余人参与,初赛、决赛均获全国第一。
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视角二:赋能优势产业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黑土地上,智能农机按标准路径精准作业;生产车间里,每道工序都有明确质控指标;服务平台上,农户轻点屏幕就能享受标准化农技指导……秋收时节的北大荒,处处彰显着标准化建设带来的高质量发展活力。
“以前1000亩地需要5个人管理,现在按照标准布设智能设备后,1个人通过手机就能完成灌溉、施肥、植保等的调度,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曲慧道出了标准化对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助力。
“三年来,黑龙江省大力推进标准化与‘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全力释放标准化在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中的支撑功能、服务效能。共建设国家级试点示范51个,培育省级试点94个,主导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944项,培育优质团体标准320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6.4万项,发布冰雪旅游、寒地作物种植等领域的省级地方标准589项。”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安虎贲介绍。
在哈电集团佳电股份高压电机数字化装配车间,装配工万兴国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在生产管理系统中输入自己的工号,系统会立即显示当天要做的工作和数量。其中大部分工作并不需要万兴国动手,他只需输入指令,智能运输车就会把需要的物料送到工位上。而这,得益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通过标准试点建设,企业总体生产效率提高25%;生产运营成本降低25%;产品不良品率降低40%,整体智能化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得益于标准化建设,在黑龙江,越来越多深谙“标准就是话语权”的市场经营主体通过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将标准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先行拿到市场“入场券”,成为了行业“赛道”的领跑者。
哈电集团佳电股份高压电机数字化装配车间
视角三:从“跟跑”到“领跑” 构筑开放合作新优势
日前,由大庆油田主导申建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技术委员会“注水用设备”国际工作组正式获批成立,标志着大庆油田成功开辟了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新领域,实现了国际标准化工作注水开发领域“零”突破。此前,大庆油田克服重重困难,与35个国家展开5轮博弈,成功申建国际标准化组织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技术委员会提高采收率分委会,实现了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核心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历史性突破。
“这意味着从二次采油的注水开发到三次采油的提高采收率两大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均由我国主导制定,将持续提升我国在国际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庆油田国际标准化项目经理部副经理孙良伟介绍。而在此前,孙良伟本人荣获“ISO卓越贡献奖”,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首位、也是全球采油工程领域首位获此殊荣的专家。
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实现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是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哈工大在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在电能计量及电能测量领域持续产出17项国际标准成果;黑龙江积极承办中俄标准化双边会议,发布《中俄边境旅游服务规范》等双语标准,编译俄罗斯标准题录信息7.7万余条;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提报俄罗斯汽车检测认证特别贸易关注议题,成功列入日内瓦WTO/TBT委员会第95次例会双边磋商议题,有力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路走来,黑龙江省在诸多领域从“跟跑”到“领跑”,不断提升开放能级,全力塑造标准国际化新优势。
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我们将统筹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积极探索标准化创新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以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为全国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贡献更多龙江力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安虎贲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曲静;视频: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