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几个人一个车间 “智”造温暖
    波司登(哈尔滨)智能工厂落成

    □赵芳溢 本报记者 薛婧

    秋日暖阳,照耀着哈尔滨市平房区银河路与祥云路交会处一栋极具现代感的银灰色建筑,线条简洁的几何造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正是崭新落成的波司登(哈尔滨)羽绒产业智能工厂(一期)。它不仅是一座刚刚落成的工厂,更承载着传统羽绒产业迈向“数智未来”的雄心。

    “冰城速度”铸就产业新地标

    从一纸蓝图到拔地而起,这座智能工厂的诞生诠释了何为“冰城速度”。项目于2024年8月20日正式破土动工,仅仅两个多月后,主体结构便封顶。今年4月复工后,建设者争分夺秒,采用主体建设与设备安装交叉作业的创新模式全速推进。

    波司登(哈尔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介绍,由于冬季无法施工,该项目实际有效工期仅185天。在此期间,施工团队还克服了大风、大雨等多种不利天气影响。厂房计容面积1.8万多平方米、高度16米,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整体建设进度十分迅速。如今,项目(一期)已圆满完成,核心生产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到位,正式迈入试生产阶段。

    这股强劲的“推力”,离不开哈尔滨市及平房区精准高效的服务。政府成立专班,“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现场办公,第一时间解决如临时用电等关键卡点问题,为项目顺利投产扫清了障碍。

    “智慧内核”驱动生产新变革

    步入宽敞明亮的厂房,科技感扑面而来。与传统纺织厂人头攒动的景象截然不同,这里只见现代化生产线高速、静谧运转,高大宽敞的空间内仅有寥寥数名技术人员的身影。

    这一切,源于工厂从筹建之初便确立的“以科技命名、以智能生产”的核心战略。它立志打破行业传统困局,为羽绒产业注入年轻的活力与科技的基因。

    软件先行,打破常规。为实现全流程无人操作,项目创新采用了“硬件与软件同步开发”模式。研发团队与设备厂家紧密协作,遵循“装好一台调试一台”原则,将单台设备软件调试周期压缩至7天,创下了行业新纪录,为智能生产安上了“智慧大脑”。

    智能产线,效能倍增。在试生产车间,羽绒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全流程“不落地”式自动化流转,所有工序均由远程控制系统精准操控。目前,这个车间仅配置了4名员工,团队平均年龄28岁。数据显示,其每日试生产产能稳定在4~6吨,人均效率较传统工厂跃升200%以上,产品合格率更是稳定在95%的高位,充分彰显了“数智化”在降本、提效、提质上的巨大优势。

    立足福地赋能龙江振兴新未来

    选择哈尔滨,对波司登而言是回归“福地”,更是战略布局。从上世纪90年代在此创业辐射北方,到如今依托黑龙江作为全国鹅产业核心区的独特自然禀赋,波司登决心在此构建东北高端鹅绒产业基地。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智能化布局,计划引进全自动打包生产线,彻底打破传统羽绒生产的认知边界,推动生产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同时,充分利用龙江鹅产业振兴机遇,深度融入本地产业链,并以此为支点,联动东北地区及内蒙古,形成强大的原料采购网络。这不仅将推动区域羽绒产业升级,形成内循环,更将有力带动我省大鹅养殖规模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崭新的产业动能。

    王华表示,波司登(哈尔滨)智能工厂的试生产启航,标志着中国羽绒行业一个全新“数智标杆”的崛起。它以科技为翼,正蓄势待发,引领一场属于传统制造业的深刻变革。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