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与饴。”这是诗人苏轼描写的月饼形态和口感,可谓言简义丰。中秋节我省各地老字号月饼成为市场主流,简装、平价的月饼受到消费者欢迎。月饼回归了本质,是承载文化本源的节令食物,是传递祝福与寄望的情感载体。
邻里互赠的月饼里,藏着共赏明月的默契;家人分食的月饼中,裹着团团圆圆的寓意。月饼重返简素,有助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重新显现,当月饼的本味与节日的本意重逢,这种味觉的记忆符号更加清晰,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月饼的“轻”,托起了社会风气的“纯”。这转变,是节日意蕴的理性回归,更是社会风气的净化重塑。蕴藏的是文化的坚守与人心的澄澈,推动的是节日消费的健康发展,构建的是崇廉尚俭的节日氛围。月饼从曾经的“礼品”回归为“食品”,带动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圆。节日的分量从不在包装的厚度里,而是在情感的浓度中。当月饼吃出团圆本味,当情感表达不再被价格绑架,中秋节才真正符合“但愿人长久”的美好意境,传统节日也在质朴中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