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本报评论员文章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阔步走向新的胜利

    □本报评论员

    今天是“九一八”,是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历史在这里沉思,勿忘国殇;历史在这里铭记,警钟长鸣。

    这一天,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的旋律在我们心底萦绕,唤起最为沉痛、最为悲壮的记忆。

    这一天,九三阅兵战旗方队“杨靖宇支队”几个大字在我们眼前重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这一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意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民族危亡关头,东北抗联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带领东北各族人民掀起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斗争,为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纵贯了江桥抗战这一有组织具规模的武装抗日第一枪发生地,虎头要塞二战最后激战地和终结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也见证了生与死的十四载、血与火的十四载。

    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惨绝人寰的屠杀罪行、野蛮残暴的掠夺破坏,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反抗侵略、奴役和掠夺的正义战争,是为了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顽强不屈的英勇斗争。

    东北抗联将士以钢铁般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当时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抗击日寇。无论是冰天雪地中的艰难行军,还是弹尽粮绝时的顽强坚守,他们从来没有过丝毫退缩,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用热血诠释了对祖国的热爱,铸就了与伟大抗战精神一脉相承的东北抗联精神。

    这是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人民抗日队伍,始终忠诚于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方针政策和组织纪律,即使孤悬敌后、步履维艰,仍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他们不是天生无畏,只是因为信念高于生死。

    这是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东北抗联在国家蒙辱之际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保家卫国、忠贞报国、以身许国、舍身为国的民族大义。他们舍小我赴国难,舍小家救国家,在紧要关头爆发出的最强大的力量,凝结着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宣示着中华民族的气节与尊严。

    这是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而东北抗联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残酷性更是世所罕见,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黑土一抔魂。血战到底的血,是鲜血之血,也是血性之血,东北抗联将士不仅顽强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给日寇以沉重打击,更为全民族抗战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黑龙江是东北抗战的主战场、党领导东北抗战的指挥地、东北抗联主要创建地与战斗地、东北抗联精神重要铸就地。在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决战中,东北抗联谱写了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精神史诗。

    山河铭记铁血荣光,岁月回响英雄浩歌。东北抗联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红色基因,不仅属于过去,更辉映前程,源源不断激发出全社会奋进新时代的豪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黑龙江省“红色传承·光耀黑土”主题征文活动中,一位中学生的征文中写道:“你们守护的家园,我们正让它更美好;你们未竟的梦想,我们正用青春去实现。”是的,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黑龙江省连续多年对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进行部署、再部署,深化、再深化。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发生了深刻转变,东北抗联精神已经成为攻坚克难的精神滋养和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

    黑龙江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加快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一件件大事要事实事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昔日血沃之地,成为今朝发展热土。

    9月17日,影片《731》在哈尔滨举行全球首映式,再一次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罪恶。我们回望昨天的痛,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恨家仇。”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出口处的结束语在耳畔响起,是跨越时空的集体记忆,是直抵心灵的郑重告慰。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今日龙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接续奋斗的新起点。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精神如炬,我们征程如虹!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