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牢记初心使命 战胜艰难险阻|“红色传承·光耀黑土”主题征文(省直机关组)获奖征文选编·三等奖
    我叫王曼卿,赵一曼的“曼”

    王曼卿

    我叫王曼卿。名字是姥爷起的,他说,一曼街出生的孩子,定当铭记黑土地上的忠魂——那是赵一曼未寄出的家书中,永不褪色的赤诚。因此,他给我起名王曼卿。

    姥爷的书房,是我的精神原乡。他常击节长吟:“铁马冰河入梦来!放翁句写不尽东北抗联浩气!”遂蘸墨自赋:“黑水白山埋忠骨,笔砚长存报国心”。

    2017年,我成为黑龙江大学中文系第六十届学生。当我把录取通知书放在桌案,姥爷取出自己珍藏的学生证说:“记住,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然后开怀大笑,眼中星河奔涌:“这笔墨接稳!”2021年,我来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撰写硕士论文,我查阅《黑龙江省地方志稿》,那上面的钢笔字挟风雷劈入眼帘:“一九三八年,八女英勇就义。山河无恙,英魂可慰。”

    去年我在省农科院,目睹新时代龙江科研人如何把一腔热忱和毕生所学投入到维护粮食安全中,备受震撼与鼓舞。在党旗下宣誓归来,看到姥爷正轻拭他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姥爷、妈妈与我,胸前的党员徽章在夕照下闪耀,与前辈勋章交汇成星河。“党员是种子,撒进黑土地就长成林海!”姥爷把我手按在书桌刻痕上:“你的‘曼’是赵一曼烈士的‘曼’,你这双手,要蘸新时代的墨,写出复兴路上的新篇章!”姥爷的话如惊雷贯耳,我也想走一条学以致用、爱国报国的路,把红色精神写在龙江大地上。

    今年,我站在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台讲述铁人精神时,台下一位青年技术员猛然低头。他拭泪的手指与教案光影交错,胸前的党员徽章如星火灼灼。“强国复兴有我”的誓言化作江潮奔涌:党的光荣传统正以最鲜活的方式震颤灵魂、锻造脊梁。

    (作者单位:省委统战部)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