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广袤的龙江大地上,丰收的气息正悄然弥漫。
“大爷,今年玉米收成咋样?家里有啥困难,您就和我们说。”在伊春市南岔县艾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孟庆平带着笔和本,又一次叩开了村民冯焕龙的家门。
自黑龙江省2025年度驻村帮扶力量优化调整和集中选派轮换工作全面完成以来,一支支充满活力的工作队背起行囊,奔赴田间地头,将政策温度传递到农家院落,把实干足迹刻印在振兴途中。在伊春市,255名新老驻村干部以饱满的姿态,在走访中摸实情,在实干中解民忧,在谋划中促发展,绘就出一幅热气腾腾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脚步丈量村情,民情台账写满“枝叶关情”
驻村工作队积极走村入户了解民情
“新换的工作队刚到村,就到我家来了,问我们缺啥少啥不,还有啥需要帮忙的。”冯焕龙告诉记者,对于他们的需求,工作队都认真记录,积极协调解决,让他们感到很温暖。
艾林村是有着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和丰富旅游资源的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共有181户村民。孟庆平告诉记者,驻村20天,他便走访了全村40%的农户,记录了8户脱贫户“微心愿”,梳理出留守老人“取水难”“就医远”等问题。
这样的场景不只在艾林村上演,一本本民情台账也成为精准帮扶的“指南针”。在南岔县亮子河村,新任驻村第一书记李广彬半个月完成97户常住户全覆盖走访,针对村民务工需求,精准登记技能特长,帮助擅长水电维修的村民裴庆军,对接村里自来水房维护岗位;东红村工作队聚焦村民饮水困难问题,动态更新“自来水分时段供应”数据,每日监测水量,根据相关指标进行综合研判分析,最终申请重新选址打井,目前项目已进入审批流程。
“轮换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正如伊春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程伟所言,这场涉及伊春市79支驻村工作队、255名驻村干部的轮换接力,正以“脚沾泥土”的姿态迅速打开局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铁力市,20支驻村工作队仅一月余便完成常住户走访1000余人次,梳理民生需求清单百余项;在汤旺县,驻村老队员带领新队员走访重点户,坐上农家炕头,与村民拉家常、问需求,“手把手”传授经验做法,帮助新选派干部尽快熟悉村情民意、转变工作角色。“这种‘老带新’走访重点户的机制,能让新队员更快上手,熟悉工作,群众也更愿意敞开心扉,沟通效率直接‘起飞’。”汤旺县乌伊岭镇永青村驻村第一书记胡缙奇说。
实干破解难题,民生小事汇聚“幸福增量”
“移动小诊所”上门送诊
驻村无小事,事事系民心。伊春市新轮换驻村干部牢记为民“第一职责”,当好民生服务的“贴心人”,以“马上就办”的作风,把“急难愁盼”化为“满意清单”,让村民感受到触手可及的温暖。
在嘉荫县腰屯村,一本“便民服务挂历”成为村民的连心桥。挂历上不仅标注农时节气,还印有队员电话、客车时刻表。
“太贴心了,最近蚊子多,工作队连蚊香都替我们想到了!”村民沈翠霞告诉记者,前几天,工作队发现她和其他几户老人受蚊虫困扰睡不好觉,第二天便将防蚊物资送上了门。更让村民感到暖心的是,工作队还协调县里卫健资源,在村里开设“移动小诊所”,配备了基础的诊疗设备和常用药品,为老年村民、慢性病患者上门送诊。
大箐山县朗乡镇胜利村村民韩丛福因肢体障碍,一直为不动产权证办理的事情犯愁。得知情况后,驻村工作队主动上门收集材料、代填申请表,驱车全程代办,最终圆了老人的“安居梦”。截至目前,该镇已有5名残疾村民在工作队帮扶下拿到不动产权证。
在铁力市神树村,保洁车出现故障却无人维修,驻村工作队化身“维修工”,在近40摄氏度高温下持续奋战数小时,成功排除故障让车辆恢复运行。
从南岔县艾林村清理垃圾、安装步道长椅,到铁力市鸡岭村整治50余处村居环境、种植花卉树木200余株,再到伊春市友好区长青村全面排查危房残垣……在各个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一桩桩民生“小事”落地有声。
协同联动赋能,产业振兴激活“一池春水”
党建联建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
乡村要全面振兴,既要解眼前之急,更需谋长远之策。伊春市驻村干部们以全局视野整合资源,在产业布局、链条延伸中培育内生动力。
伊美区东升村工作队主动牵线,促成村党支部与伊春市邮政公司党支部联建。今年7月初,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玉米、黄瓜、柿子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限,便主动邀请伊美区邮政公司党支部到村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通过支部共建,我们打破了资源壁垒。”东升村党支部书记刘重麟告诉记者,邮政公司利用网络优势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切实为村民解决实际难题。
活动中,伊美区邮政公司党支部书记孙伟分享了邮政公司利用邮政网络优势开展农产品寄递、电商服务等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和举措。“截止目前,公司已帮助东升村销售玉米、黄瓜、柿子等蔬菜2600余斤,帮助村民增收8000余元。”孙伟告诉记者,未来,公司将持续助力东升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物流成本,让优质的农产品能够更快、更好地走向市场。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南岔县大吉星村驻村工作队创新盘活闲置资源,通过整合村集体闲置农机设备开展有偿服务、利用集体屋顶资源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拓宽绿色能源收益渠道,以及开发运营民宿等多项举措,确保村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南岔县中兴村第一书记王兢在调研本村5239亩耕地后,谋划扩大产业链规模,以中兴村10栋智能温室大棚为依托,扩大特色种植规模,并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推出“温室大棚采摘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前来亲手采摘特色农产品,既能增加额外收入,又能宣传推广特色种植产业,形成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东红村驻村工作队推动建设200平方米冷库和引进烘干设备,破解该村农产品存储瓶颈,规划利用废弃的学校校舍修建养老院,对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集体供养,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乐……
扎根,是泥土里的坚守;振兴,是行动中的答卷。当腰屯村的“移动小诊所”穿梭在乡间小路,当东升村的民宿蓝图渐次铺展……伊春市的驻村干部们正以“时时在线、事事回应”的承诺,将汗水洒在黑土地上,把初心融入群众笑颜中。
记者:张翎;摄影:张翎;视频:张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