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利红
近日,从事航道工作30年的黑龙江省航道事务中心工程科科长范银彬被人社部、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记者见到范银彬时,他刚从即将开工的重点项目——位于桦川县的松花江下游重点浅滩航道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回来。范银彬说,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后,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
范银彬的办公桌上放着航道工程建设的各种设计图纸,图纸上每个曲线每个符号,都显示着制图之人的用心。“大学毕业,投入到龙江航道建设中,奋战在滔滔江水之上,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正是因为这份热爱,才能让我在建设养护4312公里航道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稳步前行。”范银彬感慨地说。
范银彬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将解决技术难题作为自己工作创新的方向,和同事摸索研究,探寻破解之法,在创新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不足,为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做好积累。
在哈尔滨市松花江三姓浅滩二期整治施工中,范银彬反复画图研究,率先提出采用逐渐调整斗桥下放深度,结合前移进尺,将高出设计水深的石头塄子挖出、深埋、均摊的方法,解决了传统施工工艺存在的技术难题,为内河与界河同底质河床疏浚施工提供了工艺典范。
在中俄界河例会项目疏浚工程中,范银彬创新性提出“跨滩送锚、串锚定位、调角挖泥”等施工工艺,解决了传统链斗挖泥船疏浚施工工艺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在黑龙江上游鸥浦航道建设工程施工中,为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他与建设团队一道,首次在施工中采用拖拉机挂单钩分层破土方法,彻底解决了冻土层厚达两米多的问题。
多年来,范银彬参与了界河疏浚工程、航道养护工程等;主持完成了黑龙江上游鸥浦等浅滩航道建设、松花江中游浓浓河至三站浅滩航道整治两个国家重点航道建设工程,整治航道浅滩十余处,建设船舶基地,为航道畅通及船舶冬季越冬维修贡献了力量;组织完成了“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期间船舶建造项目,建造船舶50余条,为航道维护工作提供了先进智能的设备。
从范银彬的办公室可以看到松花江,也能眺望到远处在航道内作业的船只。“从事航道工作的人,不仅要能忍受江上的风吹日晒、蚊虫叮咬,还要能在刺骨的寒风施工作业。”范银彬说。
夏季在疏浚河道时,有时需要在岸边竖立挖泥导标,在杂草丛生的岸边,经常被蚊虫叮咬;尤其三伏天,暴露在外的皮肤经常被晒得曝皮。冬天里施工,江面上的风更是刺骨的寒冷。
位于漠河市的鸥浦等浅滩航道建设工程在极寒天气下施工,受到冻土、永冻层及水位变化快等多种因素制约,施工难度大。为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作为现场指挥的范银彬顶着刺骨的江风,带领他的建设团队长期坚守现场。
冬季施工的航道整治工程,安全是最主要的问题,范银彬每天都坚持现场巡查。在鱼嘴工程施工中,要跨过岔流往岛上运石头,运输车在江面通过安全隐患极大。范银彬让施工单位通过打冰眼测水深,选择岔流较浅的区域,用冻土边冻边修,修筑了一条过江土坝,不但解决了安全问题,还保证了施工进度。
“常有人问我累不累?说实话,累。但看着航道在我们手中一点点改善,设备一步步更新,看着那闪亮的航标灯和安全通行的船舶,我内心充满成就感。”范银彬说。
范银彬专注内河航道建设30年,积极探索服务水运发展新路径,在坚守与磨砺中,逐步成长为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专业技术干部的典型代表。
如今,作为航道建设工程的负责人,范银彬仍奋战在内河与界河工程建设、养护施工一线,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岗位精神和勤勉刻苦的工作热忱,感染并感召着航道建设工作者。作为新时代的航道建设的开拓者,范银彬说,将赓续既往、专注现在、努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