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双鸭山 让东北抗联精神成为闪亮坐标

    “抗战在双鸭山”主题展览。

    红色研学夏令营。

    “寻抗联足迹”采风活动。

    舞台剧《烽火七星山》。

    □文/摄 杨军 本报记者 潘宏宇

    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亿万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双鸭山地区的抗日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星火燎原照亮三江大地。从莽莽完达山到辽阔三江源,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抗联战士同日伪军进行了顽强抗争,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双鸭山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抗联第四、五、六、七、十、十一军战士转战于完达山脉、三江平原,建立了游击根据地和游击区,陈荣久、王汝起、徐光海等革命烈士,用他们的壮举在双鸭山大地上树起了一座座耀眼的丰碑,他们是煤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心中不灭的灯塔。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双鸭山市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一主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系列纪念活动,大力宣传中国人民特别是双鸭山军民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战胜艰难险阻、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决心,鼓舞全市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双鸭山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感悟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走进双鸭山市博物馆,红底黄字的“抗战在双鸭山”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展厅内,一幅幅定格的影像,一段段厚重的文字讲解,将参观者带回到山河破碎却热血沸腾的年代。

    近日,双鸭山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市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人民十四年浴血奋战的恢宏抗战史诗,为参观者铺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步入展厅,沉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1932年11月27日,日军侵入集贤镇,人民陷入深渊。经济掠夺的枷锁触目惊心,文化侵略的阴狠更藏于细节。影像与文字如警钟长鸣,警示着“勿忘国耻”的深刻内涵。1937年天津班战斗中,34岁的抗联第七军军长陈荣久腹背受敌,仍指挥部队击溃日军,最终壮烈牺牲;十二烈士山阻击战中,16名指战员与数百名日伪军展开激战,12人用生命诠释了“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尖山子抗联军校培养出大批抗日骨干,七星砬子兵工厂修械、造枪、产弹药,兰棒山密营成为吉东省党、政、军的领导指挥中心……这些密营文化的展示,是抗联将士“火烤胸前暖,风吹后背寒”的真实写照。《露营之歌》与《悼十二烈士》诗文,字里行间满是抗联将士的壮志豪情,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另一种武器”的精神力量。

    这场跨越80年的图片展,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精神的洗礼。当参观者带着沉甸甸的记忆离开时,抗联战士用鲜血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悄然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已然成为激励双鸭山人民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牢记艰苦卓绝的奋战,踏上昂扬奋进的征程。双鸭山全市上下以不同形式重温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赓续抗战精神,在和平之光的沐浴下凝聚奋进前行的力量。

    集贤县精心创排的红色舞台剧《烽火七星山》公开展演。该剧以“七星山抗联密营”为叙事主线,精心设计沉浸式剧情,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重温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宝清县吉祥山抗联纪念馆在开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砥砺前行”主题教育活动中,吸引辖区的东北抗联烈士和抗日救国英雄后代,以及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代表百余人,共同回望烽火岁月,汲取奋进力量。

    双鸭山市文联、市作家协会联合开展“寻抗联足迹”采风活动,组织作家、文学工作者深入宝山区辖区的大叶沟东北抗联第四军密营地遗址,进行调研采风和文学创作。共青团友谊县委组织中学生开展“探千年文脉 寻红色足迹”主题研学活动,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

    友谊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电影放映队,开展为期1个月的“赓续红色血脉 铭记抗战历史”红色电影下乡露天放映活动,将抗战历史与红色文化送入乡村基层,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家门口”的爱国主义教育盛宴。

    这些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双鸭山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营造了浓厚氛围,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将抗战精神、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弘扬伟大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我既不是文学家也不是史学家,只为那段家仇国恨,为那段不屈抗争的历史立档存照,这是对党史和军史的丰富,也是对那些抗联战士和革命先烈们的致敬。”站在七星山下,朴永鹤老人慷慨激昂地为参加“重走抗联路 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的青少年队员们讲述抗战故事。

    朴永鹤被誉为双鸭山东北抗联历史宣讲第一人。退休后的14年里,他行遍白山黑水,在几百位抗联老兵和村民的记忆里寻找、挖掘历史真相,历时多年收集整理集贤抗联事迹90余万字,发掘找到并标识的抗联遗迹遗址32处,在集贤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七星山新设立了抗联遗迹标识15处,打造了集贤乃至双鸭山市规模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双鸭山民族抗战史增添了一份珍贵记忆。

    “‘抗战在双鸭山’主题展览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16个字的内涵。”双鸭山市基层宣讲员栾一琳说。

    “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参观纪念展后,人们纷纷表达各自的心声。

    双鸭山深挖抗战历史资源,通过实地探访、红色宣讲、图片展、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在让更多人了解抗战历史、感受抗战精神的同时,更广泛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双鸭山高质量发展集聚红色力量。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