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红廉文化润初心

    ◎学原文

    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

    □本报记者 李晶琳

    在广袤富饶的龙江沃野上,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血脉。从烽火岁月东北抗联将士浴血奋战于白山黑水间,到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再到几代拓荒人百折不挠开发建设北大荒,黑龙江优秀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4月,省委书记许勤到东北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时强调,要做好黑龙江抗战史料挖掘整理、研究阐释和宣传工作,讲好革命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在龙江大地永续传承。

    纪检监察机关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深挖龙江发展史中的廉洁元素,与龙江优秀精神深度融合,从展馆地标、红色旧址中萃取廉洁养分,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纪律教育的优秀资源,作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生动教材,通过活化红色记忆、创新传播载体、传递精神火炬,不断提升廉洁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渗透力,为加快建设勤廉龙江凝聚起磅礴力量。

    鸡西市密山市纪委监委党员干部在知一镇红色历史展馆党旗下庄严宣誓。齐乐摄

    红色史迹化育清风

    8月23日,省纪委监委组织120名机关干部来到哈尔滨市道外区长青公园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举行“铭记历史祭英烈 忠诚笃行铸铁军”主题祭扫仪式,在抚今追昔中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前行意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省纪委监委通过组织开展青年干部主题朗诵比赛、集中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举行祭扫仪式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革命传统、汲取精神力量,努力锻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铁军队伍。同时,指导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用好红色教育阵地,深入挖掘抗战历史中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以及廉洁文化等内容,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让崇廉尚洁的价值理念浸润人心。

    初秋时节,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内庄严肃穆。讲解员胡尧指着展柜中一件抗战时期文物,向参观者讲述:“1938年,冷云等八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在弹尽粮绝之际毅然投入乌斯浑河。她们用生命践行的纪律坚守与大义担当,正是我们今天涵养廉洁自律品格的精神源泉。”

    作为红色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将抗战时期东北抗联“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纪律故事,转化为严守纪律红线、永葆清廉本色的现代廉洁文化教育案例。“我们整理了抗联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纪律、廉洁奉公的众多故事,让参观者通过影片、实物深入了解党史、革命史和英烈史。”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副馆长刘思齐介绍。如今,这里每年接待国内外团体700余个、6万余人次,成为党员干部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鸡西市密山市知一镇红色历史展馆内,“隐秘战线铸忠诚”专题展吸引着众多参观者。一件件图文、实物生动展现了抗战时期隐秘战线交通员们的廉洁风范。

    “工作在以柳知一烈士命名的红色热土上,红廉文化为我们基层治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行为标尺。”知一镇党委副书记张宝说,“柳知一县长‘不搞特殊化、不吃招待饭、不坐公家车’的‘三不’铁律、北大荒人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都是我们工作的‘指南针’。”

    密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这场展览。同时依托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等5个红色展馆,融合廉洁教育、历史文化等元素,构建‘廉洁文化+红色故事’‘线上+线下’的立体宣教网络,绘制特色廉洁文化地图。今年以来,已累计接待10余批、1000余人次参观,党员干部深受触动。”

    在龙江大地上,红色廉洁阵地星罗棋布。伊春市以“林都清风”品牌为引领,将廉洁文化与东北抗联精神、马永顺事迹相融合,通过纪法宣讲“六进”、阅读廉洁家书等活动,让清风正气融入日常。双鸭山市串联集贤县七星山抗联基地、于海河纪念馆等展馆,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廉洁地标矩阵。佳木斯市汤原县构建以汤原博物馆、引汤工程纪念馆、东北抗联第六军密营遗址和北向阳廉政教育基地为核心的廉洁教育阵地群组,将革命场景深度还原,打造“红廉课堂”……这些红色阵地以史为鉴、以情动人,让党员干部在缅怀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廉洁堤坝。

    牡丹江市党员干部参观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甄忠旭摄

    榜样力量淬炼信念

    从红色史迹中汲取的廉洁力量,在榜样精神的传承中愈发坚定。

    “各位请看,这件展品是王进喜从玉门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时,带来的一辆‘确贝尔-125型’摩托车。”在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讲解员向参观的党员干部讲述着铁人的廉洁故事。

    “石油大会战初期,物资缺乏,设备不足,王进喜就骑着它跑遍百里油田——白天黑夜、严寒酷暑,开会、送零件、查井况,从不闲着。工人们亲切地叫它‘小黑兔’,更记着铁人的一条铁规矩:‘摩托车只能用来跑井’。”正是这辆摩托车,跑出了铁人一心为公的作风,也跑出了清正廉洁的口碑。

    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大庆始终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资源。今年,大庆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四铁”行动——学铁人、办铁案、护铁律、锻铁肩,推动铁人精神中的廉洁内涵与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深度融合。该市纪检监察机关还打造“庆廉地图”,串联10余处红色资源展馆形成“庆廉驿站”矩阵,利用全媒体资源策划廉洁文化栏目。借助本地非遗“芦苇画”创作相关作品,推出《百年铁人史话》、公益广告及《铁人》等剧目,让廉洁文化宣传入眼、教育入脑、沁润入心。

    哈尔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挖革命历史文化、英雄模范人物富矿,依托李兆麟将军纪念馆,杨靖宇烈士纪念馆,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所,淬炼抗联英雄对党忠诚、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打造主题廉洁文化教育阵地,由点及面、集群发展,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哈尔滨市纪委监委还注重将廉洁文化建设与革命精神、历史文化、文艺创作、大众生活、科技信息相结合,下辖18个县(市、区)廉洁文化“一地一品”竞相绽放。

    黑龙江省红色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深耕干部教育主责主业,创造性建成龙江优秀精神情景主题教室,构建“理论+实践+情景”立体化课程模块,以沉浸式、情景化的教学模式,让学员们身临其境,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名师、教授,干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春辉表示:“我们立足以红色资源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厚植廉洁文化基因,通过推动红色精神的转化、深化和内化,为党员干部筑牢党性根基与理想信念提供坚实支撑。”

    大庆廉洁文化公园里的铁人王进喜雕像。大庆市纪委监委提供

    创新实干育活廉脉

    “今天请跟随我,一同走进东北烈士纪念馆,一起倾听东北抗日联军的先烈们穿越80余年时光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殷殷嘱托……”近日,省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清廉龙江”推出《讲抗战故事 做忠诚卫士》专栏,通过纪检监察干部的视角,寻访抗战先辈足迹,讲述抗战英烈故事,再现了抗联将领时刻将纪律观念深植于心、以上率下严守纪律的英雄事迹,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永葆铁军本色。

    榜样精神的传承需要创新载体,红廉文化的传播更需贴近时代。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妇联与大庆市委联合主办的家庭助廉正家风全国示范活动“勤廉龙江好家风故事分享会”活动,让900余名观众深受触动。

    “奶奶常说,‘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的孙女陈晨与曾外孙吕承轩走上舞台,讲述了12岁投身抗联的李敏在零下40摄氏度的密营中,把最后一碗树皮汤让给伤员、自己啃冻草根的往事。“奶奶用一生证明,廉洁不是一时的纪律约束,而是代代相传的忠诚底色。作为抗联后代,我有责任将红色家风传承下去,让‘清正廉洁’的火种照亮更多人。”陈晨的感言直击人心。

    这场好家风故事分享会,正是我省把勤廉家庭创建纳入勤廉龙江建设整体布局,进一步提升家风建设成效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勤廉龙江好家风宣讲团已在全省各市(地)巡讲,覆盖各市(地)管单位“一把手”及其配偶。

    今年4月,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妇联联合印发黑龙江省创建勤廉家庭活动方案,通过宣传一批典型事迹、举办一次故事巡讲、征集一批文化作品、打造一批家风教育基地,打出勤廉家庭建设“组合拳”。与此同时,省纪委监委注重用好查办案件“活教材”,通过拍摄家风不正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专题片、在省廉政教育基地设置“家风不正”警示教育专区等方式,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家庭、浸润社会,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建设,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

    从用好红色资源,到讲好家风故事,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系统观念,坚持上下联动、合作共建,优化整合廉洁文化元素,因地制宜建设清廉阵地,丰富创新教育载体,厚植廉洁文化土壤,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廉洁文化品牌。

    鹤岗市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深入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将革命先辈的家风故事纳入市廉政教育基地,不断强化家风建设。绥化市纪委监委打造“廉润沃土”品牌,在全国文明镇村望奎县火箭镇正兰三村打造农村廉洁文化主题教育展馆,贴近农村实际,突出廉洁主题,生动展现乡村振兴与廉洁文化建设成效,教育覆盖全市乡镇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等群体,让廉洁文化在乡村扎根结果。大兴安岭地区纪委监委分层分类开展廉洁文化活动,为年轻干部制定发放廉洁手册、组织旁听庭审,系紧廉洁“安全带”。

    “我们着力支持和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本地红色资源与人文资源,建立上下联动、重点突出、全面覆盖的廉政教育网,通过以点带面、抓纲带目,下好廉洁文化建设‘一盘棋’。”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红色展馆里的实物诉说着初心,革命精神在传承中生生不息;现代传媒让廉洁故事广为传扬,创新实践让清风正气落地生根。黑龙江以红色文化为根基,以廉洁文化建设为抓手,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