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东北抗联精神辉映新时代6
    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育人
    访中国抗联研究中心主任、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志浩

    □本报记者 孙铭阳

    林海雪原中东北抗联将士打造密营,坚持战斗;乌斯浑河畔“八女投江”,舍生取义……牡丹江地区作为东北抗联开展艰苦斗争的核心区域之一,留存着包括抗战遗迹在内的革命遗址、遗迹达到224处,这里承载着东北抗联将士在特殊地理与历史环境中铸就的精神细节。

    中国抗联研究中心主任、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志浩认为,要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边疆教育的忠诚守护者、振兴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将抗联精神融入黑龙江振兴的各个维度,让红色基因真正成为推动边疆发展的磅礴力量。

    记者:东北抗联精神有哪些独特的精神特质?

    王志浩: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形成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在“对党忠诚的绝对政治信仰”“极端恶劣的斗争环境”“生死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三个维度。

    对党忠诚的绝对政治信仰——东北抗联精神中的“忠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绝对政治忠诚,具有鲜明的现代政党属性。即便在与党中央失联、组织多次被打散,绝大多数人仍坚守“跟党走”的信念 。

    极端恶劣的斗争环境——在零下30-40℃的“林海雪原”中,东北抗联将士无固定营地、无棉衣棉被,靠雪水止渴、草根树皮甚至“煮皮带”充饥,生存本身就是对生理和意志的极限考验。

    生死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东北抗联的牺牲精神,更强调为集体、为人民、为革命事业的“自觉奉献”,赵尚志率部在松花江上与日军周旋,部队减员至数十人仍不撤退;八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主动选择跳江牺牲。

    记者: 牡丹江地区作为东北抗联的重要活动区域,对您理解抗联精神的内涵有哪些启发?

    王志浩:林海雪原中的生存坚守,体现了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牡丹江冬季严寒、夏季蚊虫肆虐,山林密布、人烟稀少,大山之中东北抗联将士打造密营,坚持战斗,生动诠释了“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生存智慧与意志较量。毁家纾难,全民抗战,彰显了普通人的爱国情怀。在面临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牡丹江大地时,各民族、各阶层群众纷纷拿起武器,抗击侵略者。八女投江的舍生取义让“血战到底”具象为普通人的生命抉择。这一群体不仅是东北抗联精神“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缩影,更让这一特质从“英雄叙事”下沉到“普通人的选择”,展现出更震撼的精神力量。

    记者:牡丹江师范学院是如何将抗联精神与师范生培养结合,让学生毕业后能带着这种精神扎根教育事业?

    王志浩:学校依托牡丹江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中国抗联研究中心龙头作用,实现“五个搭建、五个融入”,打造育人品牌,有效提升了教师、学生“知信行”统一的成效。搭建党建品牌,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党建体系;搭建课程体系,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教育教学;搭建研究平台,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教研科研;搭建育人平台,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育人实践活动。

    记者:未来将如何深化东北抗联精神与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融合?

    王志浩:二者的结合,需立足黑龙江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的战略定位,从多维度探索新路径,让东北抗联精神从“红色符号”转变为推动振兴的“发展动能”。

    一是以“精神培育人才”为关键,激活边疆振兴的内生动力。牡丹江师范学院十余年来以东北抗联精神引人、育人、留人,同时吸引外部人才“为精神而来、为振兴而留”。

    二是以“精神赋能产业”为核心,打造红色经济新增长极。黑龙江拥有丰富的东北抗联遗址,未来可推动东北抗联精神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红色+”的多维价值转化。

    三是以“精神铸魂育人”为引领,打造过硬的工作作风。黑龙江的振兴发展是一项顶石上山、攻坚克难的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以东北抗联精神铸魂育人,打造过硬的工作作风去迎接挑战。

    记者手记

    对话王志浩,仿佛穿越林海雪原,触摸到东北抗联精神的滚烫内核。从“对党忠诚”的信仰坚守,到“生死无畏”的牺牲奉献,东北抗联精神并非遥远符号。如今,它融入教育、赋能产业,正成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让红色基因在振兴路上持续闪耀。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