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樊金钢
多年来,何伟志一直是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东北抗联精神研究者和宣传者。从党委史志部门转岗到政协文史部门工作后,他更加专注于这件有意义的事。他说:“历史研究能汇聚精神力量,厚植家国情怀。研究和宣传东北抗联精神,让我对学习有热情,对事业有激情,对生活有感情,对英烈有真情。总感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每天都觉得自己责任在肩,只有宣传好东北抗联英雄才对得起他们的丰功伟绩。”
记者:怎样理解东北抗联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新时代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对我们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有哪些价值?
何伟志:在长期、艰苦、壮烈的抗日斗争中,东北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基石和根本,主要体现为忠诚于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方针政策、神圣事业和组织纪律;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和基调,主要体现为保家卫国、忠贞报国、以身许国、舍身为国的民族气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底蕴和强音,主要体现为英勇善战、浴血奋战、殊死决战、携手作战的英雄壮举。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就要实现东北抗联精神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价值追求的有机结合。要挺起精神脊梁,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要锻造硬核力量,厚植家国情怀,汇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要掌握制胜法宝,增强斗争本领,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要铸牢军魂根基,锤炼过硬作风,打造对党忠诚、纪律严明的威武之师;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国际合作,用东北抗联精神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记者:作为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您在多年东北抗联研究和宣传中有怎样的感悟?
何伟志:多年来,我在从事中共党史、地方史志和政协文史工作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弘扬和宣传东北抗联精神是一件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境的工作。2016年5月和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和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都对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作出指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形成了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浓厚氛围。从受众角度看,了解东北抗联英勇事迹的人越来越多;从研究角度看,针对东北抗联精神的学术成果在增加;从传播角度看,主流媒体重磅专题迭出……这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您近年在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上做了哪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取得什么效果?
何伟志:2018年以来,我先后主编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读本》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东北抗联精神)红色经典连环画》。我在《学习时报》《党建》《党的生活》等报刊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表30多篇理论文章。其中在《学习时报》等报刊发表的《东北抗联精神的意蕴价值》等11篇文章,先后被新华网客户端转载后创下了“11个超百万”的浏览量纪录。近年来,我数十次应邀在省内外举办专题讲座,参加座谈和研讨会,两次作客山西卫视讲解东北抗联精神和杨靖宇的英雄事迹,通过录制慕课、接受访谈和参加“龙江讲坛”讲座宣讲东北抗联精神。我还通过省政协提案和哈尔滨市决咨委专家建议等途径,提交多篇有关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复建和修缮东北抗联相关遗迹等方面的提案、专家建议。能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作贡献,是我的荣幸、我的追求、我的责任,也是我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记者手记
东北抗联历史波澜壮阔,东北抗联精神历久弥新。宣传好英雄的壮举,需要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需要影视节目,同时也离不开学术研究交流。拓展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阐释空间,通过学术研究把“史实”升华为“史识”,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理论成果,有利于总结历史规律,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