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回眸“十四五”|钢铁动脉贯龙江

    过去五年间,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立足龙江大地,谱写出壮美篇章。在这份沉甸甸的“十四五”答卷上:复兴号动车组冲破高寒风雪禁区的屏障,中欧班列满载“中国制造”驶出国门;密织如网的高铁,勾勒出省内高效畅达的“二三小时经济圈”;特色主题专列,点燃了龙江冰雪旅游的热潮;物流升级举措,激活了产业发展的高效引擎;口岸功能提升,畅通了对外开放的澎湃动脉。

    一列佳木斯驶向哈尔滨的动车组列车即将缓缓驶入哈尔滨站(赵振宇摄)

    曾经被视为“高铁禁区”的黑土地,如今高铁运营里程已突破1400公里,覆盖全省80%的人口与90%的经济总量。五年间,龙江铁路迎来爆发式发展——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一站五线”高铁网络(哈大、哈齐、哈牡、哈佳、牡佳)全面成形,41座高铁及高普混合站如珍珠般串联起城市群脉络。铁路网持续向边疆延伸,2024年5月,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进入铺轨阶段,我国最北高铁即将深入小兴安岭腹地;佳木斯至同江铁路改造工程、绥芬河至国境线铁路升级项目同步推进。2025年暑运新配备的CR400BF-GS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以更宽敞的车内空间,不断满足龙江百姓日益提升的出行需求。

    近年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积极践行“两山”理念,依托密集铁路网络,大力推动“火车向着景区开”,持续开行川渝、港澳、新疆、亚布力等方向的旅游列车,充分释放旅游发展动能,精心打造研学、亲子、银发等特色旅游专列。仅2025年上半年,开行旅游列车52列,服务游客近万人次,有效拉动了龙江旅游市场。文旅IP持续破圈,穿行林海雪原的“冰雪旅拍列车”、串联非遗的“哈尔滨—漠河非遗列车”、变身流动年味市集的“齐齐哈尔—满洲里年货大集列车”,以“铁路流量”激活地方文旅消费“一池春水”。“慢火车”始终守护民生温情,面向省内林区、垦区、牧区等偏远地区大力开行公益慢火车,便利沿线群众出行,连续运行23年的插秧专列累计运送160万务工人员奔赴三江平原,成为沿线百姓的“致富车”“淘金车”。

    一列满载煤炭的货车经过同江北站边检场驶入龙江(吴雨南摄)

    在绥化营港物流专用线,满载玉米淀粉的列车正驶向鲅鱼圈港。依托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推行的“物流总包”服务,企业单批运输成本直降60万元。升级后的95306货运平台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操作,吸引超万家企业线上交易。物流模式不断创新,首趟“扎兰屯—大连港全链条班列”实现煤炭与产成品双向高效运输,物流时效压缩70%;“拼箱制”物流方案助力五常大米运往云南,运输费用大幅降低50%。“十四五”以来,铁路累计运送煤炭4.8亿吨、粮食1.28亿吨,牢牢守护着国家能源粮仓的“生命线”。

    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变革日新月异。同江北站,一列满载光伏组件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驶向远方。截至2025年7月,经由满洲里、绥芬河、同江“东通道”的中欧班列累计通行突破3.42万列,经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线路已达26条,可通达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等13个国家,联通国内60余个城市。硬件联通持续提质,绥芬河口岸铁路至国境线改造后时速提升至120公里,通道运输能力翻倍;软件联通屡创突破,2020年绥芬河站投入使用“数字口岸”系统实现与海关数据实时互联,通关时间从过去的半天缩短至30分钟。

    在绥芬河铁路口岸南场,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回程班列等待解体换装(曲艺伟摄)

    从高铁飞驰织就省域“经济圈”,到“慢火车”传递民生暖意;从95306数字化赋能物流新生态,到中欧班列贯通亚欧贸易长廊——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正以“运力+创新”的双轮驱动,求解服务全面振兴的“铁轨方程式”。当同江铁路桥飞架黑龙江,当哈伊高铁深入小兴安岭林海,一条条钢铁动脉,正与黑土地的发展节拍同频共振、奔涌向前。

    • 制作:菅月;记者:王迪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